顯示具有 黃思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黃思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碳棄世代十:不用常開冷氣,也能維持最佳室溫:被動式房屋為住戶省下 7 成空調電力

"被動式建築強調在不犧牲舒適的狀況下,以極少的能源與簡單的系統,維持建築物的能源服務,不僅門檻較低,更能讓消費者有感。"

文/社企流-黃思敏 核稿編輯/李沂霖、郭潔鈴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指出,全球最耗能的 3 大產業分別為:建築、交通及工業。在已開發國家當中,建築產業就消耗了 35% 以上的能源,而其中有 60% 以上的能耗來自空調用電。

 然而,近年來面對逐漸加劇的氣候變遷,當全球能源的技術及產業,都快速地朝向綠色環保、永續發展的趨勢改變時,建築產業卻沒有太大的變動,普遍維持著耗能的現狀。

 空調系統的出現,使建築物邁入耗能的時代。「18、19 世紀時期的傳統房屋,其實很在乎建築的物理環境,因為那個年代沒有空調系統,房子的冷與熱會直接反應到使用者身上。

 21 世紀的建築節能技術理當已經提升許多,偏偏這時候發明了空調系統,所以當一棟建築物因設計不良而導致過熱或過冷,人們會把責任轉嫁到空調機制上,而加裝更多、更大的空調。」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主持人葉士傑表示。

 葉士傑本身為建築領域背景,他進一步分享台灣建築教育現況,以及建物常見的不良設計:「在歐美,建築物理與節能被視為最基本的訓練;反觀台灣,甚至是日本,多半還是專注於造型美學或文化設計。我們會去模仿歐美建築物的外觀,歐洲建物立面上會希望能將陽光引進室內,然而台灣應該要先做好遮陽,否則將導致非常高的空調能耗;又或者台灣經常為了爭取更大的室內使用面積,而把外牆的斷熱材料拿掉,導致使用者必須開空調降溫,而在室內外溫差大的情況下,就會產生不舒適的感覺。」


(建築物的能耗有 6 成來自於空調系統。來源:Tinou Bao (CC BY 2.0))(建築物的能耗有 6 成來自於空調系統。來源:Tinou Bao flickrCC BY 2.0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碳棄世代四:「DOMI 綠然能源」用減去的電力浪費,為下一代種下能夠乘涼的家園

"與前一個企業租戶一個月 2 萬 5 千元的電費相比,DOMI 的電費大概只有 1 萬 1 千元,而我們只做了幾個動作:改變照明、循環扇、空調,與加裝節電定時器。這幾個單純的東西每個公司都需要,一定能幫公司降下能源使用。"

文/社企流-黃思敏 核稿編輯/李沂霖、梁元齡

 隨著夏日高溫紀錄不斷被突破,台灣用電也不斷創下歷史新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已然在台灣的社會中成為主流。當多數人在生活中,忽視著無端被浪費掉的能源,以及快速增加的溫室氣體,代價即是讓下一座燃煤電廠入侵家園、霧霾等汙染在生活中蔓延,以及全球暖化所伴隨的氣候震盪。

氣候變遷不是國際談判桌上的事,而是使家園不再安全的危機


 根據綠色和平的報告,台灣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超過 40% 來自發電,其中將近 50% 的發電來自燃煤,而燃煤電廠所排放的 PM2.5 更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提高罹患肺癌與兒童氣喘的風險。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節能與氣候變遷的議題很遙遠,認為這是政府在國際談判桌上的事情,與自己沒有具體的聯繫。」
 DOMI 綠然能源的共同創辦人胡德琦表示,自己在年輕時即出國念書、工作、成家,這一路上曾與大多數人一樣,鮮少關注環境議題,未與氣候變遷產生連結。


(DOMI 的創辦人 Tammy。來源:DOMI 綠然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