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麼大的現實差距,究竟要如何調整NDCs呢?世界資源研究所為國家提供一系列的策略選項:能源、交通、森林、農業、短期氣候汙染物、海洋。"
![]() |
聯合國環境總署(UNEP)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共同主持的周邊會議,點出各部門的減緩潛力(圖:郭依潔) |
文/郭依潔(政大外交所研究生)
一轉眼,《巴黎協定》已問世四年,距離各國提出第一版的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也已過了好個年頭。不得不說,就在這幾年,全球的碳排不但沒下降,年年還正成長,可把許多小島國家和環境組織急壞了。
不過情形到底有多壞呢?一場由聯合國環境總署(UNEP)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共同主持的周邊會議上,就直指即使把各國第一版的NDC都付諸實踐,到了2100年,全球氣溫仍會上升攝氏2.9至3.4°C。無庸置疑,這確實與原本設定的劇本相去甚遠,也因此今年COP25氣候大會上,很多環境智庫全神貫注地盯著各國動態,希望各方能在會議上喊出更具野心(ambition)的氣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