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台達媒體沙龍 引領高品質環境報導

"他認為科學新聞應有三階段,首先是「如實」報導、講求真實性,其次是內容夠「吸引人」,可以喚起讀者的想像和感覺;最後是讓讀者跳脫報導本身、進行「反思」!"
四月台達媒體沙龍現場。(圖片提供: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詹詒絜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近來成為輿論界熱門話題,長年關注該議題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也透過許多方法傳播氣候和節能知識,如自2007年成立「低碳生活部落格」、連續十年前進聯合國氣候會議現場、2010年與竹科廣播電台IC之音合作「氣候戰役在台灣」節目、2012年起更冠名贊助「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的「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今年,針對主跑環境議題的專業媒體,台達基金會特地在四月初舉辦第一場「台達媒體沙龍」,邀請新興媒體《鏡傳媒》資訊長簡信昌,交流網路專題「空襲警報」製作心得,另一位台大學生會永續部長顏東白,則分享「台大校園節電」系列報導的撰寫始末。當天吸引超過20位媒體記者和關心氣候議題的報導者參加,一同激盪如何做出更優質的氣候及能源報導。
讀後「有感」,用新媒體技術說故事
怎樣拆解隱藏在繁複數據後的科學真相、讓閱聽大眾更易吸收複雜難懂的氣候議題?是許多媒體共同的疑問與挑戰。簡信昌先以描述空汙議題的「空襲警報」為例解釋,《鏡傳媒》團隊透過Google街景與GPS衛星定位,融入政府的空汙統計資料庫,讓人親眼目睹所在地的空汙狀況有多嚴重,希望讓人看了立刻「有感」,甚至還在報導網頁加上咳嗽聲。他認為除了文字和數據,環境報導也應重視圖像表達和互動軟體的運用,拉近原本覺得遙不可及的議題距離感。
顏東白的校園節電系列,同樣在報導中融入許多資訊化圖表,讓讀者一覽校園能耗的歷年起伏,說明校園節能制度面的缺失時,他也配合圖像化工具加以輔助。有趣的是,該則報導刊登後不僅促成校方公開歷史用電資訊,校園團體還舉辦實體活動刺激學生加入節能運動,喚起年輕世代對氣候議題的關注。
特別的是,上述兩位受邀的專題簡報講者,都並非專業媒體記者出身,簡信昌是軟體工程師背景,顏東白目前還在大學就讀,但兩人的分享心得都引起現場許多媒體的肯定,會後交流狀況頗為熱絡。
鏡傳媒資訊長以「空襲警報」專題解釋如何運用視覺圖像表達和互動軟體,拉近民眾和議題的距離感。(圖片提供: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傳播庶民化,檢視好報導的三元素
除分享優質報導製作心得,台達媒體沙龍也邀請學者列席評論,從專業研究與科學角度發表觀察,提供媒體工作者更廣的寫作視野。
當天擔任講評的中正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黃俊儒首先提出一個疑問:「何謂優質的科學報導?」他認為科學新聞應有三階段,首先是「如實」報導、講求真實性,其次是內容夠「吸引人」,可以喚起讀者的想像和感覺;最後是讓讀者跳脫報導本身、進行「反思」!看完後能在生活中與其他人談論、分享觀點。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子倫則認為,由於氣候變遷及能源議題涉及厚重且複雜的科學知識,無論文字敘述或圖像表達都有極高難度,非常需要新興載體及科技工具的輔助,對目前努力嘗試的媒體工作者表示肯定。
而兩位學者都認為,台灣長年被排拒於聯合國外,難以接軌時興的國際脈動及氣候談判,久而久之,民眾對這類議題更加無感、難有共鳴。因此,另一個輔助媒體做出優質報導的關鍵即在:連結「庶民文化」!他們的建議是,傳媒工作者應了解訊息接收者的生活背景,並同理存在於社會上的常民文化,並嘗試運用在標題選擇和書寫方式上,才能讓報導接觸到更多非「同溫層」的閱聽眾,擺脫環境新聞等同於無止盡的災難、枯燥難懂、或者就是世界末日等刻板印象。
參與者一同分享及討論何謂優質的環境科學報導。(圖片提供: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本文原刊載於台達品牌雙月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