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杜哈氣候會議:談判空轉 杜哈大會仍無實質進展

卡達國家會議中心QNCC中庭的公共藝術大蜘蛛
文/譚偉恩(政治大學外交所博士生)

此時的Doha將近晚上11點,全球氣候談判 (COP18)的會場人潮幾乎散近。回想過去一整年,暖化現象導致的異常氣候事件佔據不少新聞版面;空前嚴重的旱災與史無前例的暴風都在這一年襲擊了美國。此外,非洲、東南亞,甚至是相當置身環保政策的歐洲,也均因各種極端氣候災變而導致財物損失及民眾傷亡。當異常氣候似乎漸漸發展為常態,蔓延於全球之際,為何國際社會因應相關災變的態度和行動卻是「處變不驚」?進入尾聲的COP18迄今竟然沒有任何實質進展!

在這史上年均溫最熱的2012年,聯合國的環境計畫署 (UNEP)同時公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concentration)2000年起算,已經增升了20%。世界銀行 (World Bank)則估計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平均上升攝氏4,極端的熱浪會加速旱災發生機率,而海平面的上升會導致更多洪患,全球糧食將嚴重短缺。想想看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如果您住在沿岸城市,懇請盡早遷離,因為十樓以下都會被淹沒。如果您有朋友務農,建議其考慮轉業,因為農地和作物會嚴重受損,心力將血本無歸。如果您喜歡大自然,趁現在多到戶外走走,因為物種滅絕速度超過我們的想像,而且難以回復和逆轉。

根據環境暨發展國際研究機構 (IIED)的統計,過去幾年全球氣候談判會議上承諾要給予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調適基金,目前只有236億美元有兌現,而且僅僅只有其中的20%真正已經撥入這些國家從事相關用途。至於預計要在2020年開始逐年兌現的1000億氣候基金該如何籌措與履行,在這次的COP18中目前 (筆者發稿時間為當地晚上9:12分,恐怕要延長會期到星期六,或甚至星期日)仍無結論。COP18在理論上應該是承先與啟後的關鍵氣候治理會議;總結「京都機制」的過去,並在「德班平台」上建構未可能的永續未來。但從法定議程最後一天的會談結果觀之,COP18無疑是一場浪費時間、資源與人力的國際團拜,為時兩週卻沒有任何益於減少或控管溫室氣體的確切共識與拘束性文件,與會國家的代表多數在示範「孔融讓梨」與上演互推太極的戲碼。

關於暖化的科學爭辯,還有關於抑制及穩定氣候變遷政策的談判總是充斥著不同意見與立場,而這些彼此相左的堅持也部分在每年全球氣候談判會議最終文件上被「巧妙地」組合。持平而論,源自不同立場的說辭都是部分正確的,但真正重要的在於每個國家不能僅僅堅持其所認為對的,而全然不顧他國也同樣部分有理的執著。若此,氣候談判註定只能發揮必要條件的角色,而無法施展解決問題的充分動能。政治領袖在談判過程捍衛自身國家經濟利益無可厚非,但豈可年復一年允許國際社會在氣候治理上空轉無所成,眼見國內人民飽受災害之苦?

有實益和法效果的共識性承諾已確定不可能出現,但衷心冀盼COP18在所有會議正式結束前能至少針對下列問題做出回應:
(1)確立未來減碳策略是依循「京都機制」的定量削減,抑或另立新途徑;
(2)是否確定以「德班平台」序言之要求為藍本擘畫今後的氣候治理架構;
(3)各國抗暖義務的建立是否要以條約形式,或是可以考慮比照哥本哈根(COP15)談判時的各自表述;最後
(4)就算各國只顧及短期利益,能否先以本次會議第11天的談判重點:糧食安全和水資源,為最小共同基礎,達成指標決議,為成千上萬的氣候難民舒解渡日如年的苦楚!


【參考影片】 
菲律賓談判代表團成員Naderev Yeb Saño 在會場上義憤填膺的發言。

【延伸閱讀】 
Doha climate talks stall over draft text wording》Fiona Harvey 7-Dec-12 Guardian
杜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18觀戰重點》劉仲恩 27-Nov-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