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那瑪夏民權國小。(照片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分享於Flickr)
文/楊雅雲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郭英釗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模式的宇宙中。」-- Ian Stewart
國家地理頻道在今年422世界地球日播出《偉大工程巡禮:那瑪夏環保小學》紀錄片,許多人看了片子之後不遠千里、按圖索驥前往民權國小參觀,想親自感受何謂「和大自然合作而非對抗」的綠建築。人想要與大自然互動、分享與連結關係的渴望,是人類「親生物性」的本能,它可以小至表達在我們小時候去夜市撈魚,大至表達在我們派太空船去宇宙尋找生命。建築既是這種本能的表現形式,就應該能和環境對話,回應太陽、風、水、土壤、動植物想被對待的方式;它也應該和社會對話,回應有關人道、社會長遠福祉的關懷;它甚至應該和時代對話,回應現在面對的氣候變遷重大課題。這就是我們上一篇談到的綠建築2.0。
這些設計的用意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建築物在生命週期裡對能源與資源消耗的冰山。冰山的特徵是很小的一部份露在海面上,大部分隱藏在海底下,以至於路過船隻很容易誤判。因為視覺的局限,在建築裡我們都會特別在意房子是否很有設計感,看起來是否美觀,營建品質和成本是否能成反比。我們甚至會在意建築師和我們搭起來稱不稱頭,好像他是一件衣裳,有點名氣和優雅的品牌形象,最好還曾得過幾個建築大獎。總之,我們會去看這些設計和營造階段的、露在海面上的冰山。
事實上,房子蓋好以後營運所需要的水、電成本;汙水、廢棄物處理成本;維修、清潔、維護成本,則像冰山海底下的部份,不易察覺、不被重視。但是在建築物存在的50年、100年內,這些水、電、汙水、廢棄物、維修、清潔、維護的費用天天都在發生,累積起來花費龐大,遠遠超過你當初付給建築師的設計費和營造廠的建造費用。有意思的是,建築物在營運階段的耗能、耗水和清潔維護的需求量,其實在設計階段便已決定了大半,但你的建築師從不需要擔心你的水電費單,因為不是他付錢。但即使建築師再怎麼樣看緊你的荷包,營運也不可能不用錢,因為你會住在裡面,打開電燈和冷氣的時間長短都是使用者決定。坪數如果小小的大概比較容易,可現在很多類型的建築規模變大、功能變複雜,哪裡要開燈,哪裡可用自然採光;哪裡需要空調,哪裡只要自然通風,如果這一切都要靠人力來控制,恐怕業主疲於奔命,還達不到最好的效果。有沒有可能你的房子會跟太陽公公商量,跟電力公司討價還價,甚至和一整個城市其他建築物交談?若建築物也能自主管理,自己呼吸,自己吸收陽光,自己處理廢棄物,這樣才能在營運階段最大程度減少能源與資源消耗,海底下的冰山量體就可以縮小到船隻不會誤判的程度。
建築能夠測出房子的能源使用量,掌握更聰明用電的邏輯,這種雙向溝通的特性可以讓更多的事成為可能,例如自家屋頂的太陽能板生產電力之後,會判斷留下來自己用比較划算;或在和其他建築物密謀之後決定賣給兩條街外的老王,因為他家突然有使用烘衣機的用電需求;或最後想一想乾脆直接賣回給電力公司。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從此以後業主應該懶在沙發上按個鈕,靠著全自動化控制就算智慧綠建築,但也不是一勁兒蓋回老祖宗的房子就希望對抗未來的天氣,找回所有我們失去的生物。從建築的生命週期思考,以大自然、設計者、使用者合作的角度出發,綠建築的定義更寬廣了。在所有人共同參與的前提之下,建築成為網路的一部分,回到大自然的模式裡。
要重新想像未來很不容易,不過至少有一件事挺確定的,
我們都不願意在綠建築3.0裡,缺席。
【延伸閱讀】
《迎接綠建築3.0 (上) ─從嘉創中心談起》楊雅雲 28-Jul-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郭英釗:別把綠建築當贖罪券》張楊乾 31-Jan-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郭英釗 和他設計的綠圖書館》張楊乾17-Apr-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我們重建的不是過去 是未來》楊雅雲 20-Feb-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文/楊雅雲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郭英釗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模式的宇宙中。」-- Ian Stewart
國家地理頻道在今年422世界地球日播出《偉大工程巡禮:那瑪夏環保小學》紀錄片,許多人看了片子之後不遠千里、按圖索驥前往民權國小參觀,想親自感受何謂「和大自然合作而非對抗」的綠建築。人想要與大自然互動、分享與連結關係的渴望,是人類「親生物性」的本能,它可以小至表達在我們小時候去夜市撈魚,大至表達在我們派太空船去宇宙尋找生命。建築既是這種本能的表現形式,就應該能和環境對話,回應太陽、風、水、土壤、動植物想被對待的方式;它也應該和社會對話,回應有關人道、社會長遠福祉的關懷;它甚至應該和時代對話,回應現在面對的氣候變遷重大課題。這就是我們上一篇談到的綠建築2.0。
這些設計的用意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建築物在生命週期裡對能源與資源消耗的冰山。冰山的特徵是很小的一部份露在海面上,大部分隱藏在海底下,以至於路過船隻很容易誤判。因為視覺的局限,在建築裡我們都會特別在意房子是否很有設計感,看起來是否美觀,營建品質和成本是否能成反比。我們甚至會在意建築師和我們搭起來稱不稱頭,好像他是一件衣裳,有點名氣和優雅的品牌形象,最好還曾得過幾個建築大獎。總之,我們會去看這些設計和營造階段的、露在海面上的冰山。
事實上,房子蓋好以後營運所需要的水、電成本;汙水、廢棄物處理成本;維修、清潔、維護成本,則像冰山海底下的部份,不易察覺、不被重視。但是在建築物存在的50年、100年內,這些水、電、汙水、廢棄物、維修、清潔、維護的費用天天都在發生,累積起來花費龐大,遠遠超過你當初付給建築師的設計費和營造廠的建造費用。有意思的是,建築物在營運階段的耗能、耗水和清潔維護的需求量,其實在設計階段便已決定了大半,但你的建築師從不需要擔心你的水電費單,因為不是他付錢。但即使建築師再怎麼樣看緊你的荷包,營運也不可能不用錢,因為你會住在裡面,打開電燈和冷氣的時間長短都是使用者決定。坪數如果小小的大概比較容易,可現在很多類型的建築規模變大、功能變複雜,哪裡要開燈,哪裡可用自然採光;哪裡需要空調,哪裡只要自然通風,如果這一切都要靠人力來控制,恐怕業主疲於奔命,還達不到最好的效果。有沒有可能你的房子會跟太陽公公商量,跟電力公司討價還價,甚至和一整個城市其他建築物交談?若建築物也能自主管理,自己呼吸,自己吸收陽光,自己處理廢棄物,這樣才能在營運階段最大程度減少能源與資源消耗,海底下的冰山量體就可以縮小到船隻不會誤判的程度。
建築能夠測出房子的能源使用量,掌握更聰明用電的邏輯,這種雙向溝通的特性可以讓更多的事成為可能,例如自家屋頂的太陽能板生產電力之後,會判斷留下來自己用比較划算;或在和其他建築物密謀之後決定賣給兩條街外的老王,因為他家突然有使用烘衣機的用電需求;或最後想一想乾脆直接賣回給電力公司。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從此以後業主應該懶在沙發上按個鈕,靠著全自動化控制就算智慧綠建築,但也不是一勁兒蓋回老祖宗的房子就希望對抗未來的天氣,找回所有我們失去的生物。從建築的生命週期思考,以大自然、設計者、使用者合作的角度出發,綠建築的定義更寬廣了。在所有人共同參與的前提之下,建築成為網路的一部分,回到大自然的模式裡。
要重新想像未來很不容易,不過至少有一件事挺確定的,
我們都不願意在綠建築3.0裡,缺席。
【延伸閱讀】
《迎接綠建築3.0 (上) ─從嘉創中心談起》楊雅雲 28-Jul-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郭英釗:別把綠建築當贖罪券》張楊乾 31-Jan-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郭英釗 和他設計的綠圖書館》張楊乾17-Apr-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我們重建的不是過去 是未來》楊雅雲 20-Feb-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很棒的綠建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