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明日的A1頭條 在氣候

 文/邱育慈(自由撰稿記者)曼谷報導

 月底,曼谷召開了一場亞洲媒體會議(Asia Media Conference 2009),會議中各國專家大聲疾呼,本世紀最大的新聞,將與氣候變遷議題緊密相扣。專家們認為,媒體已經責無旁貸地必須採取緊急因應措施,在報導中竭盡所能彰顯危機就在眼前;此外,增進氣候變遷議題報導技巧的記者訓練計畫,也是各國媒體的當務之急。
暖化危機 迫在眉睫
 像致力於杜絕貧窮的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其氣候變遷小組負責人伯特馬登(Bert Maerten)指出,氣候變遷在近期與長遠的未來,都會對人類造成衝擊。

 「氣候變遷報導,也該是關於正義議題的著墨。」馬登認為,無法控制的諸多環境災難,勢必使更多人被迫加入貧窮的行列,而這些人,大多是不該為當今全球暖化現象負責的無辜百姓。

 馬登也以人均碳足跡(per capita carbon footprints)數據為例,指已開發國家遠比發展中國家要來得高:美國的每年每人24噸,遠高於中國的4噸與印度的2噸。他強調,「這完全是生活方式(lifestyle)的問題!」且他也認為,不該忽略溫室效應現象的歷史責任。他指出,二十世紀至今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體統計,美國佔了三成,中國只有8.5%,印度是2.4%。

潛在未來災情 媒體今日預警

 總部位於英國的樂施會,已經在一百多國展開認識氣候變遷議題的計畫,並參與當地媒體報導氣候變遷議題的訓練,提供全球相關討論的歷史脈絡與最新進程資訊。馬登認為,媒體此時應該扮演要角去倡導緊急因應行動的重要性;畢竟,如果此刻不作為,人類將在未來付出更高的代價。

 曾任國際環境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s)主席的印度資深記者達利狄蒙(Darryl D’Monte)在會中表示,過去歷史上常見的天然災害或者人為悲劇,如核災與大屠殺等等的災難,還是有人可倖免於難。但是本世紀氣候變遷現象,人類所面臨的災難將是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人口稠密的亞洲擔任記者的同業們,更應該對氣候變遷在當地將造成的問題詳加瞭解。

 「以南亞為例,那裡的六億人口將如何受到喜馬拉雅山冰河融化的影響?當冰雪溶解注入巴基斯坦、印度及孟加拉的河流導致水位暴漲,將可能是人類所面臨最嚴重的水患。可惜的是,目前亞洲的媒體還不十分瞭解潛在的危險,相關報導篇幅也不多。」狄蒙說。

緬甸風災新聞 遭到官方打壓
 狄蒙強調,面對氣候變遷議題,記者應該不只注意科學面的問題,政治與經濟面向的切入也是重點,畢竟,很多議題已經成為跨洲際的難題。他舉亞洲污濁空氣中懸浮微粒與飄浮塵埃所形成的亞洲褐雲(Asian Brown Cloud)為例,根據聯合國去年(2008)最新研究指出,遭受大氣褐雲衝擊的區域,已經涵蓋南亞中央平原、東南亞、東亞、南部非洲、到南美的亞馬遜盆地,損害了不同區域居民的健康。

 不過,第一線記者所面臨的實際挑戰可能因地而異。緬甸記者考敏隋(Kyaw Min Swe)在會中表示,當2008年五月納吉斯風災重創該國時,軍政府嚴格控制當地的媒體不可過多報導以免貧窮景象暴露於外。「這時,公民記者所擷取的災情資訊反倒比較廣。登記有案的私人媒體卻被官方綁手綁腳。」

面對暖化威脅 政府不見得萬能
 風災當時恰任職於英文緬甸時報(Myanmar Times)的編輯蓓琪帕姆史鐘(Becky Palmstrom)則說,早在五天之前當地居住的外國人透過管道都知道颱風就要來襲,只是政府竟然都沒有把這些氣象資訊傳達給平民,使他們錯失採取防災策略的機會。「我們當地記者後來嘗試詢問為何不給民眾預警,得到的答案是官方他們自己也慌亂了手腳。」她說。

 考敏隋(Kyaw Min Swe)此刻正在準備風災一週年的報導,想檢視災民的生活現況與基本生活所需是否已經足夠。「或許審查機制還是會限制方向與篇幅,但我們嘗試去動員最大人力去進行報導。」

 與會專家表示,各國媒體處理不同災難的經驗也可以交換,以期使得報導的面向更完整。比方防颱以及水患的治理經驗,或許可以參考來自其他有經驗國家的媒體報導。

 在這場由亞洲媒體論壇(Asia Media Forum)所主辦的會議中,來自亞洲各國的近六十位記者與媒體研究者進行了三天的討論,並公佈該論壇成員所撰寫的2009年亞洲媒體現況最新報告(Asia Media Report 2009:Missing in the Media.)

【延伸閱讀】
Asia Media Forum
Asia Media Conference 2009年會資訊
樂施會氣候變遷小組

編按: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將自四月中起舉辦一系列的媒體沙龍。沙龍裏除會對國際上目前暖化談判進度作一簡報外,也另設工作坊廣邀媒體記者加入,歡迎有興趣的新聞從業人員請隨時注意本部落格消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