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ACEEE年會系列一】 沒錯!「能效」可以拚經濟

"幾家著名的電力公司如英特隆、太平洋瓦電,都坦承需量電費制度一出來,的確有許多用戶轉向添購儲能系統,以提高自有電力的方式控制電費支出。"

文、圖詹詒絜(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能源效率」一直是台達長年宣導的議題,今年八月,筆者代表基金會前往著名的「美國能效經濟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for an Energy-Efficient Economy, ACEEE)取經,參與其兩年一度的建築暑期年會(Buildings Summer Studies),吸收美國最新的能效推動方法。

 由於期間正值北加州惡火延燒之際,回來後不少朋友好奇地問:「有沒有看到森林大火?」幸好,今年會場附近得以倖免於難,雖未親眼目睹野火燒不盡的畫面,卻帶回不少能效新知。

能效非吃苦,可助經濟、省荷包


先介紹一下主辦單位,部分讀者或許對這組織有點陌生,事實上,ACEEE在國際上可是享有盛名。

 1980年,ACEEE由一群研究專家共同創辦,成立至今近40年,對於美國的工業、建築、交通等各部門能效標準和推動政策提供許多建言,也有能力研究和能源效率有關的經濟、金融、甚至分析用戶行為,長年持續發表各州政府與城市的「能源效率政策評比」(State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被譽為美國最權威的能源智庫之一。

2018ACEEE年會在加州Pacific Grove舉行,參與者包含政府、NGO、研究單位、能源顧問、企業及電力公司等眾多面孔。

 眼尖的讀者會發現,ACEEE有個E經濟(Economy),因為他們視能源效率為拚經濟的良藥,而不是勸人勒緊褲帶的苦行僧式節能。尤其當電廠因燃料成本攀升,不得不向民眾徵收更高能源費用時,節能不但幫助地球減碳,還能避免成本上升,並且幫助催生節能服務和創新科技。因此在成立宗旨及機構名稱上,ACEEE一開始就把能源效率與經濟綁在一起。

 除了帶動產業,能源效率另一好處,其實是幫用戶省荷包。

 比起台灣,美國電力市場自由化許多,光電廠家數就多到數不清,競爭非常激烈,各家費率和計價機制大不相同。如台灣民眾習慣按「用多少度」($/kWh basis)計價,統稱「流動電費」(energy charges),這幾年好不容易才看到「時間電價」(time of use, TOU)等階梯式費率,希望誘導用戶少用尖峰時段電力(較貴),主動將用電行為挪移到離峰時段(較便宜),藉此幫中央電網降低負載壓力。

迎戰高電費,「儲能」上場救援


 美國電力產業的計價手法不僅於此,近年不少公司嘗試採取以「千瓦」計價($/kW basis)「需量電費」(demand charges),假設尖峰時刻(通常以15分鐘做間隔)每千瓦容量酌收25美元,如果用戶需要一口氣用到百萬瓦(MW)的大電量,即需支出高達25000美元的電費,以此類推。

 也就是說,電力公司手上同時握有「棍子」和「胡蘿蔔」,利用差異化計誘使客戶在尖峰時段少用高耗電設備(如冷氣、電鍋、電磁爐),避免跳電風險。

美國再生能源實驗室研究〈Valu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認為分散式能源有助建築達到「淨零耗能」。
 
 可是,假使用電大戶(如商辦大樓或工廠)無法配合,還是得在調度吃緊的尖峰時段大量用電,這時就輪到救援投手「儲能系統」上場了!

 因需量電費及加州「自營發電獎勵計畫」(Self-Generation Incentive Program)的實施,造就近來家戶和商辦型儲能需求成長的榮景,2015年起每年裝置容量至少都增加20MW,幾家著名的電力公司如英特隆(Itron)太平洋瓦電(Pacific Gas & Electric),都坦承需量電費制度一出來,的確有許多用戶轉向添購儲能系統,以提高自有電力的方式控制電費支出。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年會常聽到一個新名詞:V2G (Vehicle to Grid,車輛到電網)。不久的未來,透過雙向充電的技術和分享機制,電動車所剩電力不但可以反饋電網,甚至還能變成居家建築的備用電力(Vehicle to Home, V2H),成為解決電網壅塞和尖峰用電的新武器!

 儘管目前關於V2G的應用多處於早期實驗階段,但這名救援投手的能耐不僅備受期待,更可望成為分散式能源時代的明日之星。

繼續閱讀ACEEE年會系列二】建築指令三步驟,搞定耗能怪獸 

【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詹詒絜,畢業於歐盟Erasmus Mundus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碩士學位,多次參與聯合國各項與氣候變遷相關會議,擅解讀國際氣候和能源報告,並負責經營國際合作網絡、追蹤國際氣候談判進度和能源議題研究等。


【延伸閱讀】
南印度能源效率學習之旅    陳楊文    2014/7/9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Pintere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