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勿蹈「血鑽石」覆轍! 電池永續議題浮出水面

"除了開採過程發生的童工、職業安全、健康風險、環境汙染等疑慮,如何建立回收體系和資源再利用模式,也是電池業迫在眉睫的挑戰。"

文/高宜凡

 天光微亮,位於剛果共和國的一處採礦區,消瘦的丹尼爾扛著沈甸甸的鈷礦石,迎著風沙往中國商人開的採買市集走去,11歲的他每天可因此賺得兩塊美元,卻從未上過一天學。在該礦區,每天約有1.4萬名像丹尼爾這樣的年幼工作者,不斷低著頭、賣力地挖掘,尋找寶貴的鈷礦,以換取微薄收入。

 當台灣的同齡孩子開心地滑著手機、把玩平板、或搭乘家長的電動車四處兜風時,支撐上述科技產品動力的來源,很可能是這些非洲童工。

停不了的需求,世界渴望更多電池


 2017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的門檻,估計到了2020年,電動車的新車銷售占比可突破5%(每年約450萬輛),成為各國政府削減運輸部門排碳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需求的催化下,過去被嫌昂貴的電池造價不斷下探。2010年鋰離子電池每度(千瓦時)平均成本還要1,000美元,這數字在去年驟降為200美元。今年6月的特斯拉(Tesla)股東大會上,被視為電動車教主的創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發下豪語,表示特斯拉可在兩年內把每度成本降到100美元!一旦價格更具競爭力,預估2025年電池市場產值將逼近1000億美元,到時後小至手機、平板等3C設備、大到可容納數人的電動車輛,都少不了電池。

鈷礦價格近年成長一路高漲,但全球將近一半的蘊藏量都集中在非洲的剛果。
(圖片來源:Fortune

 也因此,製作電池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鈷」cobalt),近年價格飛速成長,每磅從2016年的10美元;飆升到最近的44美元。貿易商Darton Commodities估算到了2025年,鈷的需求量再翻升一倍,然後在2030年達到35.7萬噸的年產量高峰,幾乎是目前規模的7倍。

  可是,這麼多電池要從哪來?或者我們該問的是,取得這些電池及礦產得付出什麼代價?

資源詛咒,工作者蒙受巨大風險


 不久前,《Fortune》(財富雜誌)的特別報導〈Blood, Sweat, and Batteries〉揭發了一個令人不忍卒睹的訊息,全世界大半鈷礦蘊藏量,都集中在人均所得只有481美元的剛果,儘管電池被許多人譽為「21 世紀的石油」,但這項寶貴資源對當地民眾猶如「資源的詛咒」resource curse

 可想而知,礦場的工作條件不會好到哪去,不僅危險,對工作者(不少是未成年的兒童)的健康也是一大威脅,暴露在鈷礦前易導致哮喘、肺炎、心臟疾病、或造成甲狀腺損傷。不只如此,這些礦石還經常是「徒手」開挖出來的。

 有人認為,剛果可循著中東產油國的軌跡,因為埋在腳底下的天然資源而擺脫貧窮。可惜按目前狀況看來,結果並非如此美好。

多家相關企業合組電池聯盟,希望杜絕「血電池」的不良影響。
(圖片來源:Global Battery Alliance

該國的鈷礦產業鏈裡,扮演收購者的多是外資礦業和中間商,當地民眾只能參與收入最微薄的現場開採工作,分不到多少利潤,更缺乏議價權。尤有甚者,採礦業不僅貢獻剛果近8成經濟產值,對許多赤貧狀態的勞工來說,這已是他們獲得固定收入的唯一途徑,遑論如何擺脫或改善待遇。

杜絕「血電池」!企業展開因應


 過去時尚產業曾因非法走私貿易,以及不人道的開採過程和工作環境,讓相關品牌蒙受「血鑽石」「血汗工廠」等指責。事過境遷,如今類似狀況也可能在電動車和電池領域重演。

 為此,來自汽車、礦產、化工、金融等領域的30家廠商,最近合力籌組「全球電池聯盟」(Global Battery Alliance),由石化龍頭巴斯夫(BASF)技術長Martin Brudermüller、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展援助委員會主席Charlotte Petri Gornitzka、盧森堡礦產集團Eurasian執行長Benedikt Sobotka擔任共同主席。打算以三大策略抑制「血電池」副作用:建立負責任的原材料供應鏈、推動廢棄電池循環經濟、促進價值鏈創新。不少公司開始介入供應鏈體系,避免年幼童工進入礦場,也有企業著手研發含鈷量更低、甚至不用鈷的新產品(如固態電池),減少陷入「衝突礦產」(Conflict Minerals)的聲譽危機。



 事實上,除了雇用童工、職業安全、健康風險、環境汙染等疑慮,如何建立回收體系和資源再利用模式,也是電池業迫在眉睫的挑戰,到了2030年,全球將有超過100萬噸的廢舊鋰電池等著被妥善處理。誠如OECD駐巴黎高級顧問泰勒吉拉德(Tyler Gillard)所言:「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愈來愈多消費者要求採用無童工、無汙染的電動車和電池,對相關企業來說,這是無法迴避的品牌風險!」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2018台達媒體沙龍紀實:電動車大浪來襲,台灣怎接招?    2018/7/13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Pintere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