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要真的省錢 買東西請自備環保袋

"平價超市以塑膠購物袋做為品牌廣告的主角,「拿塑膠袋好俗氣、一點都不時尚啊」,看來意圖用時尚氛圍抓住草莓群注意的廣告風格似乎在細節露出破綻,重點是對年輕人來說拿塑膠袋看起來「不好看」,而不是我以為的「不環保」。"
(Source: Surfrider.fr)

文/邱姿蓉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平價超市集中火力對收入不豐精打細算的草莓族心戰喊話,企圖形塑節儉美學是時尚流行,類似不同品牌廣告元素畫面不斷輪播,正妹型男雖各有不同省錢理由,卻通通都拎著一只超市LOGO的塑膠袋,讓從事環保工作的我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猜想廣告效果而言,為了不讓短秒曝光和其他潮牌形象搞混,藍紅超市LOGO塑膠袋成為畫面中品牌的主要識別(以前的超市廣告多以超市為場景,這次請出購物袋應該是避免品牌在畫面中缺席),這系列中有 「林北」 和「八塊錢」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林北」篇


「八塊錢」篇

    君不知在台灣超市,塑膠袋已經是需要付費購買,用力推的節儉省錢主張來檢視額外花錢買塑膠袋,也許塑膠袋可以重複利用增長使用壽命,然而我們要再一次想起塑膠袋的傷害,涵蓋了人體健康和自然環境,遠遠不是多付的一、二塊錢可以彌補,而且「可以省二元,為什麼要多花二元?」

    再一起復習一下塑膠袋的萬惡之於地球萬物,仍有些畫面和議題是如此刻骨銘心一再發生,像是海鳥肚子裡的塑膠袋、是台灣好幾倍大的海洋濃湯、海洋塑膠微粒如何影響了生態系和人體健康...還有其他很多請大家繼續拜請 Google大神;但如果將道德勸說和良心譴責來作為環保理念推廣的唯一手段,恐怕我是侷限在框架中無法和他人對話,稍微去瞭解草莓年紀朋友們對這廣告的印象和影響性,想證明不是只有自己對這系列廣告有違和感;很感謝其中之一下了一針見血的結論「拿塑膠袋好俗氣、一點都不時尚啊」,看來意圖用時尚氛圍抓住草莓群注意的廣告風格似乎在細節露出破綻,重點是對年輕人來說拿塑膠袋看起來「不好看」,而不是我以為的「不環保」。


夏威夷信天翁棲息的海島上蒐集到的塑膠垃圾 (影片由BBC Earth上傳)


    平心而論,的確有些流行品牌是將包裝袋設計作為好看耐用的環保袋或者推出限量商品甚至引起搶購,但消費者買單原因可不是因為環保理由,遙想我還未加入環保圈時,第一個花錢買的購物袋是日本巨人和愛迪達聯名推出的藍底橘字帆布環保袋,使人刷卡的動力是它將作為紀念標誌著我第一次到日本巨蛋球場觀賽,才不是環保節能愛地球呢。

    回歸到現實層面,廣告曝光仍是時下主流社會影響的媒介,確實也有不少人被廣告影響而培養品牌忠誠度、決定購物行為,因此廣告的話語權決定或引導人們的生活樣貌,當他們善用環保語彙就可能成為環境改善的推力,反之亦然。今日若品牌塑膠袋在廣告中大量出現有礙於個人環保習慣的養成,何種言說方式能傳達訴求,順便也為環保行為推波助瀾?

    實際從消費者經驗來出發,我的租屋處附近有二家24小時便利商店和這家品牌超市,相較之下這超市能供應多種類且一次大量的家庭生活雜貨,成為銀髮、家庭主婦和職業婦女們補充貨物的主要選項,在他們身上的確可以觀察到計劃購物的美德「真正的美,是像我媽媽一樣有精打細算的頭腦」。


精打細算篇

    單身的我每週會去消費一、二次,結帳時通常物品簡單量少,若是忘記帶購物袋或者是下班時順道經過的臨時採購,就直接用手拎著不計美醜過馬路回家;但反關婆媽們可不是這樣,他們十之八九都自備環保袋或者直接帶著菜籃來,而且菜籃裡面還有隔巷黃昏市場以收市價搶購的戰利品,除了充分呈現貨比三家不吃虧的行動力,有時買多了,還可以熟門熟路的借用推車自力宅配,人們堅守的價值會隨著時代改變呈現不同解讀,昔日的節儉在今日,自備購物袋不只是省錢,更是環保作為啊。

    最後也容我這樣妄想,也許廣告行銷人員有看到這篇文章,不久後就能可以看到該超市廣告內容是,想要省錢的型男正妹結帳沒有環保袋,收銀台的櫃員從底下主動翻起環保袋借用,叮嚀消費者「要真的省錢,買東西請自備環保袋。」


註:台北市與新北市環保局均有一項政策,只要在超商、超市通路購物但忘了自備購物袋,可以向販售員購買既可當購物袋、又能作為市府清潔專用垃圾袋的特製款塑膠提袋,台北市稱為環保二次袋(藍色款),新北市則稱為環保萬用袋(粉紅色款)。這種兩用袋費用與一般專用垃圾袋一樣,幾乎所有的超市、連鎖超商都有販售。然而這種臨時購物袋仍是塑膠製,民眾最好還是隨身自備環保購物袋。


【延伸閱讀】
全台年用180億個塑膠袋 環團籲速展開「無塑生活」護海洋 》環境資訊中心
我的非塑人生》我們的島/公共電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