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從適性規劃及傳統智慧尋求旱災解答

"對水資源觀念而言,路徑和總量是兩個重要主軸。台灣長年的雨量足夠,一旦有適當路徑將總量導引或分散到適當地點‧‧‧讓降下的雨水能停留、儲存、使用,水就會是資源而非破壞。"
圖一:桃園台地上的埤塘零星遍布。(擷取自Google Maps)

作者: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副教授)、黃瑞明(黃瑞明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府很忙,絞盡腦汁在因應旱災的狀況。然而,這是最近才發生的危機嗎?旱澇交替在台灣已是常態。

    台灣在缺水國家排名為第18名,這份排名是依據「每人平均可重複利用的水資源」,明顯的原因包括:(1)先天環境山高水急,河川太陡,未能有效留水;(2)上游濫墾濫伐嚴重,崩坍加劇,水庫淤積嚴重;平地開發過度,人口、工廠激增(尤其是科技廠),耗水需求增加,原蓄水效率差之水庫水位下降更迅速,無法存水;(3)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未能有效利用水資源;(4)水價過低,嚴重耗費水資源。這樣的結果讓平均年降雨量達2500毫米(約全球平均值2.6倍)的台灣有了缺水危機,每人每年可用水量僅4000立方米(約全球平均值1∕5)。

    前述原因中,除了水價是政治考量外,長期以來沒有規劃,縱容胡亂開發實為主因。台灣每年2500公厘的降雨其實是世界各國非常羨慕的。然而,當水無法駐留在土地上,嚴重影響水貯留及透水下滲的時機,一有水就急著送走,又怎能期待需要時有水可用?繼續把保護區、農地變更當成選項,繼續持續土地重劃,繼續填平埤塘蓋大樓,繼續把透水土地改成不透水鋪面,淹水或乾旱將成常態現象,且日益嚴重。

    對水資源觀念而言,路徑(水道系統)和總量(有效總蓄水量)是兩個重要主軸。台灣長年的雨量足夠,一旦有適當路徑將總量導引或分散到適當地點,例如:山區以離槽引水方式(圖二),依不同高程適性規劃分段引水取水,副河道引水,多餘水量排回原溝圳或往低處流。適性蓄水亦可避免主道砂石淤積;台地、平原高程差小,以溝圳系統依據高程分流於低窪區或廣設湖泊埤塘之類貯留池,讓降下的雨水能停留、儲存、使用,水就會是資源而非破壞。所以適性規劃及執行(adaptatio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強調兩個對應動作:貯留(storage):讓水暫留在適合的地方;下滲(infiltration):讓水路優先以垂直取代水平,涵養地下水。

圖二:平地蓄水示意圖 (黃瑞明 繪)

    除了因地制宜,回應尊重地方環境條件的適性規劃解決外,近年興起了另一個趨勢:從傳統智慧(traditional knowledge)找答案。許多文獻都對此議題有更深入的探討(例如:Hodgson, 2008; Shaw et al., 2008; Nakashima et al., 2012)。台灣也有非常多相關的印證。以水而言,溼地、梯田和埤塘(圖三)都是傳統智慧很好的做法,可惜的是,灌溉、休閒遊憩或提供生態保存的功能較受重視,但從調洪、滯洪及蓄積水資源的功能都被忽視了。

圖三 :桃園埤塘溝圳網絡系統--以新屋為例 (黃瑞明 繪)

    以新竹和桃園群帶分布的埤塘為例。50年前石門水庫完竣,上游760餘平方公里集水面積,3億立方公尺的量,經由石門桃園大圳系統,提供桃園台地豐富的水資源。其間的埤塘透過溝圳相連,東高西低形成全域完整埤塘溝圳系統。此一群落的埤塘分布,北起桃園八德、蘆竹南至新竹縣新豐,約700平方公里範圍,以降雨集水面積概念,集水能力幾乎與石門水庫相當,當降雨直接蓄積於農田或透過地表逕流經灌溉溝圳注入埤塘,水資源均勻透過地表、農田蓄積於各埤塘中。

    從空間高程來說,相對位置較高的農田及埤塘集水範圍透過水圳以連通管原理將水逐步排放至標高較低水圳農田及埤塘,多餘的再排放出海。若有水患預警,埤塘可以透過適度放水,讓埤塘有效增加儲水空間。面對旱災,埤塘水亦可提供緊急使用,這也顯示,平地集水區的規模非常重要,尤其新竹桃園埤塘集水面積與山區幾乎一樣大,提供更多蓄積的空間,對農業用水、生態景觀、調洪滯洪均有極大幫助,在今年旱災亦可見成效。強化平地蓄積水資源的湖泊面積也從傳統埤塘的做法中彰顯了重要的意義。

圖四:萬里區一處種植筊白筍、蓮花的水梯田,有涵養水源兼顧生態保育功能。(謝雯凱 攝)

    然而,豐沛的資源被視為必然,民間或政府逐漸忽略埤塘的重要,埤塘數目不斷減少,但是都市開發數量及規模卻不斷增加。全域溝圳系統在接序填平的過程中逐步瓦解,許多埤塘缺乏其他埤塘和水圳的支援下,就只是單一的水池,能發揮的效果極其有限。原有網絡遭受破壞的埤塘/水池,由於缺乏網絡支援及連接,水可能難以進入,或承載能力有限,僅能負擔各周邊區域的小規模水量,上築型的埤塘甚至可能溢淹形成水患。特別是「桃園航空城」計畫的推動正大規模把大量農地轉換成建地,每個捷運車站周圍都新設都市計畫區,土地使用正面臨大規模的計畫性轉變。大量都市計畫用地如果還是依照傳統作法,必然又將導致大量不透水鋪面,原有滯洪空間、水的下滲空間即喪失殆盡。

    適性規劃和傳統智慧已經成了近年來因應各種災害的重要工具和思維。諸多傳統的作法在錯誤的「進步」思維下經常被刻意忽略。面對越來越多的災害類型,是該重新找回傳統智慧,透過適性規劃手法儘早考量了!

圖五:新北市山區一處野塘,先民做為灌溉之用,為周邊水圳的水源地之一。(謝雯凱 攝)

【參考書目】
  • Ann Hodgson (2008)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Red Cross disaster preparedness in the Pacific, Australian Red Cross
  • Shaw, R., Uy, N. and Jennifer B. (eds.) (2008) Indigenous Knowledg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Good Practice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Experien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UN/ISDR
  • Nakashima, D.J., Galloway McLean, K., Thulstrup, H.D., Ramos Castillo, A. and Rubis, J.T. (2012) Weathering Uncertainty: Traditional Knowledge for Climate Change Assessment and Adaptation. Paris, UNESCO, and Darwin, UNU
【延伸閱讀】
埤塘保命水」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 9-Feb-2015
珍重埤塘」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 20-May-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