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產品碳足跡行不行?

 圖/特易購超市自我品牌果汁產品的碳標籤。(照片由Flickr用戶Miia Ranta分享,依CC BY-SA 2.0原則使用)
 文/楊曼瑜(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

 業界引領等待ISO14067標準通過時,與英國碳信託基金會(Carbon trust)合作,致力於推動產品碳足跡的大型連鎖賣場特易購(Tesco)卻宣布可能將停止2007年即開始的產品碳足跡計畫。「Tesco可能不玩了!」,已經在500種商品上標上產品碳足跡標籤的特易購表示,計算一樣商品的碳足跡可能需要好幾個月,產品碳足跡想傳達給消費者的訊息又太過複雜,推動了五年,產品碳足跡仍未廣為應用也是他們考量的因素。

產品碳足跡的意義
 對於消費者來說,產品碳足跡依然是一個熟悉又遙遠的名詞。什麼是產品碳足跡呢? 簡單的說,就是地球大氣層因為這個產品的出現,又增加了多少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是沿著產品的生命周期從原物料開採、製造、使用到終端拋棄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加總數值。計算者依循英國標準協會的產品碳足跡驗證方案PAS2050或各國擬定的碳足跡計算指引量化其產品碳足跡。須量化的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全氟碳化物(PFCs)、氫氟碳化物(HFCs),以及六氟化硫(SF6)這幾種溫室氣體。計算者可依據目的決定產品計算邊界與數據等級,並依產品種類以及市場地點選擇揭露該數字的對象與碳標籤種類。

 產品碳足跡融合了既有的產品生命周期分析(product life cycle analysis, LCA)與環境特性說明書(eco-profile)的概念,近幾年能夠獲得多國重視,反映了「消費者是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力量,不可漠視」 – 消費者有權力了解產品的環境外部性、有能力鑑別產品對環境友善的程度、有意願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且有力量可以遏止對產品生產及使用時對環境不良的影響,使用最低碳的方式運用此產品;甚至反將壓力推回上游,促使上游排碳者找出重要的減碳環節,讓因為該產品而增加的碳排量得以減少。

藉消費者的力量喚起生產者自覺
 過去消費者對減碳議題相當無感,甚至認為是國際談判的事務。但轉捩點出現在2007年,英國碳信託基金會與可口可樂(Coca Cola)、百事(PepsiCo)等知名廠商,以及特易購連鎖通路合作產品碳足跡計畫。透過此計畫,可口可樂發現產品30-70%的碳排來自包裝,並很驚訝的發現若使用再生材料做為包材,或是回收已使用空瓶,產品碳足跡有機會降低多達六成 (Coca Cola, 2011.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企業引領的低碳商機,配合非營利機構的強力推動,產品碳覺醒成為一波減碳行動主流。除了台灣環保署在2009年即參考英國PAS 2050:2008與ISO 14067草案,研擬我國碳足跡計算指引,日本、韓國、泰國、法國、澳洲、瑞士等國內亦有自訂的產品碳足跡架構。

重重困境仍待突破
 然而,為什麼曾經大力支持發展碳標章的Tesco會表示中止產品碳標籤的計畫呢?主要問題是出現在計算產品碳足跡的過程耗時費力,實際減碳效果卻緩不濟急。同樣的問題不只出現在特易購,也出現在其他推動產品碳足跡的企業。想透過市場端的力量達到減碳、低碳的效果,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了解其背後的意義與執行的限制是非常必要的。

(1)產品碳標籤成效事倍功半
 從計算產品碳足跡到成功取得產品碳標籤,廠商所需要投入的時間與成本很可觀,卻僅有少數的消費者能識別產品碳標籤。根據3M的評估,計算一項產品的產品碳足跡所費不貲,須將近三萬美元,但以英國消費者為例,僅有兩成的民眾能辨識產品碳標籤。 (the Economist, 2011. Following the footprints)。在此情況下,向消費者宣導碳標籤似乎是改善方法之一,可是實際上僅能治標,不能治本。產品碳足跡還有更多問題亟需突破。

(2)魔鬼藏在計算細節中,數字不一定能反映真實狀況
 不論是PAS 2050或是即將通過ISO 14067,主要目的都是提供產品碳足跡計算的原則與標準,希望此標準可以適用於不同產業的不同商品上。在這個前提之下,資料涵蓋範圍與期間、初級資料如何取得、次級資料如何換算,以及資料如何分配切割等實務面的問題就交由實際計算者傷腦筋,並且仰賴其經驗作最適當的選擇。因此同一種產品就算選擇同一種邊界,仍然會出現產品碳足跡數據不一致的狀況。一旦產品的生產流程越龐雜、數據量表不夠精準,其誤差範圍更廣。

(3)產品碳足跡無法相比
 理想上消費者可以在購買產品時,透過比較同類型產品的碳足跡而選擇低碳產品,間接達成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效果。然而實際上,即使定義了產品功能單位,在產品訴求太多元、規格不斷升級的狀況下,不論是同類型產品,或是同品牌但不同世代的產品,皆無法在同個基準下互相比較。為此,ISO 技術委員會在ISO 14067草案修定過程中曾有許多討論,目前的共識是開放多元的方式,讓廠商選擇適合自己的形式揭露產品碳足跡,換句話說,希望透過消費者比較產品碳足跡而選擇低碳產品的初衷就更難落實了。

(4)失衡的供應鏈,不同且差異的減碳責任
 產品供應鏈裡的廠商規模、利潤與技術能力不一,就像國際氣候變遷協商時各國國情不同,都提高了減碳執行面的困難度。若國際合作有「共同但具差異(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的原則,產品減碳的部分也不應該單方面要求排碳較大的廠商配合減量,而在沒有配套措施下不考慮其成本及技術的問題。以台灣低利代工的電子產品中間製造商為例,碳排放主要來自用電,若要減少製程的用電量,廠商須有足夠的技術及資金建立能源管理系統與進行設備調整,若欲使用低碳電力則又會立刻碰上能源政策、電力結構及再生能源穩定性問題。這反映了減碳是需要全方面配合的,包括國家發展方向、能源政策、產業經濟結構、環境法規、產官學研的協調互助等層面;更牽涉到經濟及非經濟的誘因,客戶關係,以及技術可行性的問題,這些都是減碳一定要打好的基礎。

產品碳足跡的未來
 常常有人問,既然計算產品碳足跡那麼勞民傷財又看不到效果,我們還要繼續推動產品碳足跡嗎? 儘管我意識到上述各種問題,但在看到產品碳足跡所帶來的無形的交流與進步後,我開始對產品碳足跡的未來抱持期許。在2008年之後,供應鏈上下游間因為產品碳足跡議題的帶動而逐步地建立了環境議題的溝通管道,公司間資訊的分享與實務的交流機會亦增加;有些公司為了能夠處理客戶的產品碳足跡盤查業務,甚至增設了常態性的單位以滿足日益嚴格的環境標準。不論是正面的火花或負面的衝擊,供應鏈間與同業間都因為產品碳足跡有了更多連結,並得以藉由業務接觸鑑別不同公司的行事作風。所建立的經驗,就是解決環境問題的軟實力!

 然而,軟實力還需要空間可以發揮,否則特易購的案例很有可能會再次上演。所謂的空間指的是一個具減碳能力、能減輕環境生態衝擊,並促使產品碳足跡發揮實質效果的環境。實務面的重點之一是讓計算產品碳足跡容易、精確又有意義,思考面的挑戰則是以更大的格局思索,什麼樣的機制才能降低產品整個生命週期對環境的衝擊,而執行面的關鍵則是讓獎懲分明,減碳的努力有實質鼓勵。

 台灣未來要持續推動產品碳足跡,我認為跨界溝通的部分要特別加強,而且配套機制與工具是落實減碳的基本功。以資料庫為例,我們一直欠缺一套完整的、持續更新的、資料經查驗的、且計價合理的本土碳係數資料庫。要讓資料庫有效,應優先補齊有減量潛力且具多重意義的數據,例如各類棲地、原物料、再生料,以及各種廢棄物處理方式的碳排放係數。一來方便廠商搜集相關係數,避免使用本土原料卻得參照國外LCA資料庫的窘境,使數據合理性提高;二來減少直接供應商不配合而無法取得關鍵係數的影響;三則可鼓勵產品設計者在有數據的情況下,有意義地比較不同設計與材料使用之方案的碳排放量,在設計之初,選擇低碳的設計方案。

 另外,產品帶來的環境衝擊不僅是碳,還有水、廢棄物、有害物質、生物多樣性、社會公義等議題,減碳應該將其他因子納入評估,而不是見招拆招。很可惜,目前台灣的管理方式是各自為政分散管理,對於未來並沒有明確的願景共識,甚至有碰到熱門的議題才積極著手管理的狀況。整體規劃、配套措施、實質的獎懲機制都不健全,產品碳足跡的確可以為減碳帶來正面影響,但如何讓產品碳足跡打通環境管理的任督二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作者簡介
楊曼瑜,中東出生台灣長大,熱愛水鳥與溼地,致力於尋找保育與開發的平衡點。耶魯大學環境學院及台大生態演化所雙碩士,目前回國任職於科技產業的環境永續部門。坎昆氣候會議 (COP16)期間,曾為小島國聯盟談判代表團一員。

【延伸閱讀】
推動碳足跡 台灣慢了七年》趙家緯 5-Feb-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商品碳足跡標籤 從未來式變進行式》張楊乾 26-Nov-07低碳生活部落格
PAS 2050 產品碳足跡驗證」英國標準檢驗局 BSI
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行政院環保署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大推~(家介^^)

匿名 提到...

不要為了標上產品碳足跡標籤過程中,而去製造出更多碳足跡。

匿名 提到...

目前的麻煩是,大部分執行碳足跡的業者與協助他們的顧問,對「生命週期評估」一事並無那麼深刻的概念,所以日本的、歐洲的係數,看到標的名字好像長的像就拿來用,對碳足跡二級係數資料要考慮全生命週期、要持續更新且有地域性的問題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