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別被GDP唬了 看看污染的外部成本!

圖/公視節目「有話好說」依據詹長權教授的報告所整理,六輕汙染對於雲林沿海鄉鎮居民健康的衝擊。(圖片來自有話好說節目網站)
文/劉仲恩(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團)

 經濟學的第一堂課中,我們學到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活動的主要指標,GDP原本只是用來估算國家經濟的總產出,卻常常被引伸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福利水平,每到選舉季節,政治人物都會喊出響亮口號,提出追求更高的經濟成長率的計畫。



GDP的計算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經濟成長與和社會幸福很難畫上等號,關於GDP這指標的批評早已是老生常談,有個故事說,要追求經濟成長,只要把窗戶打破就行了,因為財產損失不記在GDP公式之中,而為了採購新窗戶會為木匠和玻璃工帶來生意,又刺激了原物料的需求,所以理論上,打破窗戶真的可能創造成長。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發生大地震時,都會有人說重建工作將帶動經濟成長,就GDP計算的公式來說,這講法可能正確,但如果因此額手稱慶,就犯了邏輯上的謬誤。

 另一個對GDP常見的批評是該指標沒有考慮外部成本(Externality),許多經濟活動造成的負面效用(如汙染、塞車、生態破壞等等)並沒有計算在GDP之中,在光鮮亮麗的高經濟成長率的背後,通常伴隨著巨大的社會和環境成本。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深知GDP這指標的種種缺陷,也積極嘗試發展如類似「綠色GDP」等等新的指標,無奈這方面進展有限,新提案也通常不被政治人物青睞。

汙染的環境成本不容忽視

 在最近一期的《美國經濟評論》(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中,耶魯大學Mendelsohn和Nordhaus兩位環境經濟學家和明德學院(Middlebury College)的Muller教授針對GDP的環境成本發表了最先進的研究,他們利用環境經濟學的估價方法,將空氣汙染危害量化後記入國民所得帳,如此這般,將附加價值減去其外部成本,才能表現出經濟活動真正創造出的價值。

 在此研究中,三位學者以美國2002年的經濟產出為資料,估算各個部門產生空氣汙染的總損害,結果顯示,該年因為空氣汙染造成的總損失大多來自於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規模高達1840億美元,超過該年總GDP的百分之一,更重要的發現在於,這些空汙損害僅僅集中在幾個特別的產業,如發電廠、石化、採礦、廢水處理等等產業,造成的損失甚至超過本身的經濟產值,也就是說,當這些產業計入校正過的國民所得帳,產生的是經濟負成長!

 無可厚非地,使用能源就難免造成汙染,這研究結果並不代表這些產業應該立刻停止生產,這研究要傳達的結論是,美國政府對於這些產業的汙染管制遠遠不足,才導致每一單位產出,造成的損失大過於價值。管制者需要提高排汙的價格,使廠商付出反應環境與社會成本的真實價格,才能達到最有效率的產出。

經濟發展切勿唯GDP是問

 如果你相信這個刊登在美國首屈一指的經濟學術期刊的研究,那麼,防治汙染和節能減碳就成了一個理性人的最佳決策,這研究提醒了我們原來平常在市場之外隱形的外部成本竟然那麼巨大,你我都沒有察覺到空氣汙染造成的危害,很可能遠超過產品的價值。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估算的僅僅是空氣汙染的危害,還不包括其他水汙染、生態破壞和全球暖化的成本,我們為了追求經濟成長所付出的代價,遠遠不只本研究估算的那一小部份。

 這篇研究以美國作為研究對象,誠然美國國情跟台灣不同,但是應將GDP扣除外部成本的原則放諸四海皆準。由此觀之,停建國光石化是個完全正確的決策,中興大學陳吉仲教授估算出國光石化的外部成本可能高達一千多億台幣,完全大於其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我們期待政府在制定往後的經濟政策時,能夠摒棄唯GDP是問的原則,尤其需要嚴格檢視高汙染高耗產業「真實」的經濟效益,全盤考量相對應的社會與環境成本,才能將台灣帶往一個更公義更永續的社會!

【參考資料】
Muller、Mendelsohn、Nordhaus論文原始連結

關於作者
劉仲恩,台大化工系畢業,耶魯大學環境管理與經濟雙碩士,現就讀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班。喜歡遊山玩水背包旅行,樂於學習新文化,從工程背景轉了一大圈走到社會科學,目前研究環境社會學,關心國際碳交易市場的發展。

【延伸閱讀】
綠色經濟藥方 搶救生態系與人類福祉》邱育慈 28-Oct-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推升GDP外 國光石化的經濟風險》謝孟哲 6-Mar-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國光石化 挑戰政府環保救國決心》朱淑娟 6-Mar-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最新研究:六輕與癌症顯著相關 所得最低罹癌最高 雲林的無奈與憤怒》8-Jun-09 公共電視有話好說

1 則留言:

  1. 關於GDP,這個網址: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11.html 有更精辟的見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