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綠建築走訪--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

"這棟綠建築的特殊處在於觀念植入。剛入住的同學,宿舍管理的老師除了講解管理規定,還會發一本Oskar Von Miller書籍,在年輕幼苗的日常生活中植入概念,對建築節能的概念習以為常。"
左:Oskar Von Miller出版品,右: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攝影:唐于婷)
文/盧盈文(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

 來到慕尼黑,這裡是處可以短暫放鬆、休息的地方,因為有位學姊在這短期進修。抵達學姊宿舍時天快亮了,我們這次只在慕尼黑停留三天,必須盡快查清楚綠建築走訪方式,幸好老天爺很眷顧我們,她的住處正是棟綠建築。

 佇立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Oskar Von Miller Forum)前,我們不免先是職業病很重地審視一番,差點忘了放行李、先吃頓早餐、跟學姐敘敘舊。

 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出自德國建築大師Thomas Herzog之手,完成於2009年,除了標榜節能,也將許多建築語彙隱藏在設計手法中。Oskar Von Mille位於老城區、大學、博物館的交匯處,是慕尼黑工業大學培養建築學子及促進學術交流而設立。由於地處建築密集的市中心,須滿足高容積率要求,共在1,286平方公尺的土地做出7,540平方公尺的建築面積,有7層樓高。整棟分成南、東、西三部分,以U型量體分布,中間圍出庭院。
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出自享有盛譽的德國建築師Thomas Herzog之手。
 首先映入眼簾的一樓,是高6米多的廣闊大廳,有許多可多角度變化的輕質摺疊門,方便劃出不同用途(從展覽、餐會、講座、到會議)及不同大小的場地,加上大面落地窗引入自然光,讓室內顯得相當明亮、通透,外圍景色就是庭園綠帶,巧妙地融合室內和室外空間。

 中層2~6樓為宿舍與交誼廳,為促進交流,交誼空間(包括飯廳和廚房)占很大部分。由於建築南向面對交通要道,所以宿舍臥室都設計為北向,較安靜舒適,南向牆面安裝雙層立面帷幕,遮陽又可遮蔽噪音。頂層有比較完整的大空間,設計為四面通透的玻璃廳,用於小規模聚會和研討活動,除能欣賞城內景色與天際線,天氣晴朗時甚至可遠眺阿爾卑斯山。

上:一樓多功能會議場所和中庭戶外庭園相連,增加空間通透感。
下:屋頂植栽上方設有熱泵,頂樓是一間間會議室 ,白天靠自然採光即可。(唐于婷攝)
 這棟綠建築的節能設計,一開始是跟斯圖加特的DS-Plan公司合作,建築供熱設備連接到Amalienstrass街的市區供熱系統,再配合屋頂的太陽能集熱器補充熱能,不僅在夏季兼具遮陽效果,產生的熱能也可通過吸收式的地冷交換系統,在需要時提供地冷來降低內部幅射熱,一舉三得。樓地板則採用熱活性板(隱藏於地板與結構之間,設有冷熱交換系統),不僅鋪面石材產自當地,且所有區域皆安裝機械式通風設備,強化整體通風效果。

 整棟採預鑄混凝土,構件都是灰色、無特別粉刷,南面屋頂是獨立鋼,形成類似「琴弦」狀的懸掛結構,組成一系列垂直杆件固定在北側逃生陽台。南立面大面積玻璃幕牆還安裝太陽能光電板。外殼採用德國「被動式房舍」(Passivhaus)常用的雙層外殻,建物外表裝設太陽能板,利用垂直立面收集電力。
被動式房舍(Passivhaus)的地熱空調系統。(資料:Viessman Fachreihe Warmepumpen,2008)
 大致盤點Oskar Von Miller的設計手法後,我們好奇每天住在裡頭的學生有何感覺?學姊直說:「沒什麼特別的!」她剛來時也跟我們一樣抱持著學習綠建築的心情,但這些在德國當地早是家常便飯,人們都習以為常了。真要去享用設計者為學生做的交流空間,有些人還認為不太實用。舉例來說,地下樓層有設計一個給學生交流或開Party的挑高空間,但因回音很大,沒看過有誰去用過。此外,縱使有好的設施和環境,可是由於宿舍控管十分嚴格,導致學生無法自在交流。若以節能和室內物理環境的設定來說,確實是設計周全,但從實際使用者角度來看,其實存有一些落差。

 整體來說,這棟綠建築的特殊處在於觀念植入。剛入住的同學,宿舍管理的老師除了講解管理規定,還會發一本Oskar Von Miller書籍,解釋建築的來龍去脈和設計原理,在年輕幼苗的日常生活中植入概念,對建築節能的概念習以為常,或許,這才是Oskar Von Miller最厲害的地方。
建物內側圍廊利用廊道空間的緩衝手法,使陽光照射間接進入。 (攝影:唐于婷)
【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盧盈文,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生,參與生態校園復育、綠領建築師培訓工作坊等計畫,繼2011年走訪日本、歐洲、美國等地綠建築,關注與自然環境共生之建設,更在乎台灣未來對於生態景觀的建設與發展,持續對國內外綠建築走訪做文章撰稿。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