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年省523萬個塑膠包材 有機商店的「裸裝」環保風

"「我們在雲林堆肥場做生物可分解袋的堆肥,做成的肥料再拿去種樹,」里仁副總經理韓敬白解釋,「有些人嫌麻煩,但我們希望消費者不要以方便為導向,可以送回來和我們一起把這樣的循環做起來。」"
(圖片來源:里仁
文/CSR@天下/顏和正

 「我們已經不提供塑膠袋了,但是這個可以給你裝,」里仁的店員邊跟結帳客戶說話,邊從櫃台下掏出一個用過的紙袋,而且還不是里仁自己的而是Sogo的紙袋。

 「我們鼓勵重複使用,比較環保啦,」店員靦腆地對有點驚訝的客人解釋。

 這是全台最大有機通路的環保做法之一。他們鼓勵客人將購物袋(不限自家、不限品牌)送回里仁回收,好重複循環利用。回收的品項不光只有紙袋,還有生物可分解袋。

全台第一家,使用並回收生物可分解袋

 從今年八月起,里仁將原先包裝蔬果的塑膠袋,正式改為生物可分解袋,並鼓勵客戶將用過的送回里仁回收,再統一進行堆肥處理,成為台灣第一家從頭到尾自行掌握生物可分解袋使用循環的企業。

 「我們目前在雲林一個堆肥場做生物可分解袋的堆肥,做成的肥料再拿去種樹,」里仁副總經理韓敬白解釋,「目前回收率約10%,有些人嫌麻煩,但我們希望消費者不要以方便為導向,可以送回來讓我們把這樣的循環做起來。」

 為何如此大費周章?答案令人驚訝:因為政府的資源回收體系,尚未納入生物可分解袋。生物可分解袋需要在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堆肥2到3個月才能分解。但因為清潔隊不回收,生物可分解袋最後只能當成一般垃圾進入焚化爐,雖然不像一般塑膠燃燒會產生戴奧辛,但仍舊失去了使用這種環保材質的意義。

怕圖利廠商,焚化爐不能收

 「廚餘可以回收,有焚化爐在做堆肥,但是因為目前政策不包括生物可分解袋,如果焚化爐收了里仁的袋子來堆肥,他們擔心被說是圖利廠商,」韓敬白坦言。

 政府不做,企業乾脆自己做。事實上,里仁減塑的腳步,早已超越政府。從前年開始就不提供購物塑膠袋,去年起則是推動產品包裝減塑,例如內衣褲襪子的塑膠包材全面取消改用紙吊牌、茶包外盒收縮膜改用紙封口貼、取消鐵罐產品上的塑膠蓋或收縮膜等等。

 「減少塑料包裝或改用生物可分解袋,這些全部加起來,我們一年少用了523萬個塑膠包材,」韓敬白說。

 少用塑料雖環保,但成本難免比較高。以生物可分解袋為例,一只塑膠袋大約幾毛錢,但生物可分解袋卻要一塊多,貴了一倍還不止,更別說還要自己做堆肥。在環保與營運之間,這個決策如何下?

環保成本,自己吸收

 「我們自己吸收,不轉嫁給消費者,因為這是社會責任,現在推不動生物可分解袋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會考量成本,但里仁本身就是社會企業,所以內部要達成共識不困難,」韓敬白說。

 成立於1998年,里仁的大股東是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自始就堅持推動友善大地的生意。雖然營業額早已突破10億台幣,自有品牌也成功進軍美國、大陸、東南亞等地,但他們仍保持低調,堅持不上市。

 「因為上市會有很多股東意見,必須考量利潤,我們就很難去做。但我們本身不會從利潤角度去看,包括推有機健康、生態環保,就是我們該做的。初期一定會增加成本,但是一定要這樣做才有辦法推展開來,」韓敬白說。

減塑下一步,蔬果裸包裝

 里仁的下一步,是推動生鮮蔬果的裸賣。目前他們已用網袋包裝根莖類,例如地瓜等,雖是塑膠材質,但消費者還是可以帶回店面回收。葉菜類為了保鮮仍無法裸賣,因為尚須克服店頭溫、溼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必須教育消費者,裸包裝蔬果的賞味期較短,不適屯放。

 「吃多少買多少,在期限內要使用完畢,要有配套教育才能順利推,不然還是用舊習慣去做,結果無法保存,食品壞掉後他們再也不會買裸包裝產品,」韓敬白說。

 目前里仁正在選店,預計明年推出裸包裝示範店。「我們要先從試驗點開始累積經驗值,再推動到其他店,」看來里仁推動環保的腳步,絲毫沒有緩下來的意思。

(轉載自CSR@天下網站

【作者簡介】CSR@天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二十年來,CSR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