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台達媒體沙龍第二場:從風電、綠能車、到建築,台灣尚有極大進步空間

"在此不利情況下,媒體的適時發聲與正確呼籲,即成為台灣推廣綠能的重要動力。"
文/陳麒翔(台達實習生)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繼四月份首場活動結束,八月上旬,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舉辦了第二場「台達媒體沙龍」。本次出席陣容包括:製作「德國廢核之路」專題的風傳媒記者尹俞歡和資深主編楊海蘭、政治大學資料新聞「空污之下,綠能車何去何從?」作者群的方澐和陳宥橋、台達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等人,分別從離岸風力、新能源車、建築節能等不同領域,拆解國內現階段面臨的能源問題與困境解方,並邀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教授葉欣誠、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王淑美兩位學者,從旁提供專家建言和分析觀點。

 當日活動吸引約30名環境線寫手和報導氣候議題的媒體人士報名,現場交流狀況非常熱絡,部分參與者還建議延長活動時間,讓分享者有更多完整闡述,及會後問答的互動時間。

學德國推風電,綠能車需完善基礎設施

 首先上台的是五月份出刊後得獲熱烈迴響的《風傳媒》越洋專題「德國廢核之路」,實地採訪將近一個月的記者尹俞歡透露,雖然海風強勁,其實德國跟台灣一樣,沒有足夠的廣大空間架設風機,相反的,台灣在地形上還較具優勢,因海峽坡度較緩,容易打樁、架設風機,離岸風力條件甚至更好。

 她觀察德國的優勢在於,設有專屬單位處理風力電廠及其審理過程,且做到資訊透明化,不但方便相關單位評估,民眾也能隨時參與、提供意見,減少黑箱作業的疑慮。而這點恰巧是目前台灣推行的窒礙難行之處,有許多地方看似風機的完美設置地點,可惜附近居民鮮少同意,使建置過程一波三折。

 隨後分享的「空污之下,綠能車何去何從?」,來自政大新聞系的資料新聞學作品集,雖出自年輕學生團隊之手,卻切中當前流行趨勢,且報導論述也堪稱完整、客觀。代表出席的兩位同學先解釋當初為何選擇綠能車作為主題,原因是社會各界關切的空氣汙染現象,除了工廠排放的廢氣,其實還有部分來自你我每天搭乘的交通工具,估計若將台灣每年增加的40萬輛小客車全部換成油電混合車,每年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幾乎等於6,000萬棵樹的吸碳量。

 可是,雖然綠能車有助改善空汙,目前卻因價格過高在銷售市場上降低競爭力,加上綠能車結構和傳統燃油車截然不同,不易找到民間維修廠支援,最關鍵的充電更是大問題,目前在台灣充電站設置數量明顯不足,東部甚至完全沒有充電站,大為消減電動車的續航力和移動範圍。如欲改善現況,除非充電技術未來有所突破,要不就得靠政府協助,才能加速建置完整的充電和維修網絡。

住宅節能不必等,阿乾從素人變專家

 最後上場的是人稱「阿乾」的台達著名減碳達人張楊乾,分享自家改造為節能住宅、如今還進一步進化為「儲能宅」的真實歷程,從一開始單純的更換LED燈,到運用冷氣機熱泵供應熱水,他盡可能把屋內所有電器產生的廢能量都回收再利用,經過10年的努力,家庭成員每人每天用電量已經降至1.09度電,換算下來,四人小家庭每年只花了5,000多塊電費。

 事實上,阿乾並非理工專業或能源背景出身的工程師,所有節能構思和組裝工程,都是靠著自學一步步慢慢累積經驗,期間經歷多次的嘗試和失敗,證明一般人都有能力降低住宅耗能。最近剛換房子的他還不打算打住,認為家裡還有許多空間可以改善,往後將繼續透過《低碳生活部落格》分享個人心得,帶動更多人加入綠建築和住宅節能的行列。

 活動接近尾聲之際,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教授葉欣誠做了一個總結,他歸納台灣綠能發展腳步比其他國家緩慢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價格」因素,礙於台灣過低的能源價格,實在難以要求民眾及廠商響應節能,也因此徒增節能產業的推廣難度和成本回收時間;其次是「政策」不連貫,多數已開發國家都有明確的綠能政策長期方向,台灣至今仍處於辯論階段,不僅社會共識遲遲無法凝聚,政府各部會之間的推動步調和落實方法也不夠協調,甚至會彼此牽制。

 然而,在此不利情況下,媒體的適時發聲與正確呼籲,即成為台灣推廣綠能的重要動力,這正是「台達媒體沙龍」的籌辦目的,希望讓媒體工作者和輿論意見領袖彼此交流、互相打氣,帶動更多優質的環境報導出現。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