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颱風得等 用水要省

種種提高用水效率的作法,在台灣已可見到不同的嘗試,卻仍未見到大規模普及於生活之中。其中的關鍵,仍在用水效率的提升,是否能獲得穩定的政策支持。

圖: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後方的紅色雨撲滿漏斗,十分醒目。(來源:台達電子)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載於9月28日聯合報元氣周報)

    鳳凰颱風過境,讓許久沒下雨的台北,總算能稍稍解渴。然而,若鳳凰颱風成為今年影響台灣,最後一個颱風的話,靠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施灌的雜糧作物,以及明年的一期稻作用水,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這是台灣的宿命,颱風帶來的雨量,佔台灣全年用水的七成;一旦颱風不來,固然風雨所造成的傷害減少,但隨之而來的旱象,就像科學家口中「無聲的大象」,將走入莊稼裏將一切都踏平。

    今年三月,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小組公佈的氣候衝擊報告裏提到,地球每升溫一度,世上就會增加7%的人口,其可用淡水資源再減20%。在台灣,平均每升溫一度,無雨日則是增加20天,現在一年無雨日已達235天。中研院地球所的汪中和副所長就指出,目前台灣正進入五十年來,第五個乾旱期。

    汪中和副所長這陣子受台達基金會之邀,協助幫目前仍在松菸一號倉庫展出的「水逐跡」特展審稿,展期一直到10/8。台達基金會的策展緣由,其實是嘗試跟民眾溝通,在地球暖化的影響下,台灣實在沒有浪費水的資格。

    當我們的人均用水量,與全球其他174個城市的平均多出兩倍,水費負擔率比卻只有0.16%,在列入排名的城市裏排倒數第二(周國鼎 2013:78),實在會讓民眾誤以為,我們是住在一個用水無虞的島嶼。

    不過,參觀完展覽後,大家通常都會問,那下一步應該怎麼作?

    個人節水習慣的養成,固然重要,但除非像某些缺水的地方,開始對「冰桶挑戰」參與者開罰 (The Adobo Chronicles 15-Aug-14),否則難有約束力。但如果人類所發展的科技,能夠自然將用水降低,對於全體社會用水效率的提升,或許更快。

    舉例來說,現在若走進台北車站裏的男廁,早已面對的已不是傳統會沖兩次水,若故障還會噴得你一身溼的小便斗。車站內所引進的無水尿斗,不需沖水,光靠濾芯就能將異味去除;若以廁所使用頻率計算,單一尿斗每年省下的乾淨自來水,可到15萬公升之譜。

    也已有建商在作新屋設計時,在每間浴室設置一專用進水口,專門回收住戶洗澡等水熱時,先從蓮蓬頭流出的冷水。而在污水下水道逐漸普及後,原本埋在大樓底下的化糞池槽,也開始有社區利用其儲存雨水,再抽取用作澆灌與低樓層沖廁使用。

    隨著綠建築的標準逐年提高,一些新落成的綠建築,用水效率也不斷提升。位於南部科學園區的台達台南二廠,建築的基地保水率就高達150%,讓原基地比未開發前的素地,還可以多容下50%的水量。

圖:台達台南二廠外設計滯洪水道,可貯留雨水。加上建築本身的雨水回收設計,整個廠區的基地保水率高達150%。(來源:台達電子)
    至於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前,目前正在進行研究的道路鋪面,則是嘗試海綿城市的作法,讓道路不但可以快速排水,未來甚至可以在道路底下存水。就如同日本琦玉縣的地下水庫般,但造價便宜許多。

    種種提高用水效率的作法,在台灣已可見到不同的嘗試,卻仍未見到大規模普及於生活之中。其中的關鍵,仍在用水效率的提升,是否能獲得穩定的政策支持。

    在水資源益發不均,卻要同時顧及糧食安全、民生穩定與經濟發展的平衡,應該除了看天吃飯,盼望著只帶來雨水、不帶來災情的颱風過境外,逐年提高包括建築在內的用水標準,並將真實的成本反應給終端用戶,或許是下一步從政府到民間,可以共同思考的積極性作為。


【參考資料】
The Adobo Chronicles 15-Aug-14 HUNDREDS FINED IN CALIFORNIA FOR ACCEPTING THE ICE BUCKET CHALLENGE
周國鼎 2013 《2012國際水價現況解析》自來水會訊 第32卷第2期

【作者介紹】
張楊乾,兩個孩子的爸爸,常揣摩在二十年後,該如何告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為何地球已升溫兩度,而這一代人又是怎麼錯過了減碳的關鍵時刻。曾服務於新聞界、在歐洲修習與暖化相關的碩士學位後,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相關領域,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