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文德三號公園規模很小,但種植樹種具有良好遮蔭效果。 (來源: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
山櫻花的熱潮稍退,春天的腳步真正來到,樟樹長出新芽,小葉欖仁換上整樹青翠的嫩葉,而攝影同好們熱烈期待著溫州街加羅林魚木4月的花訊。城市中多種的樹木與植栽,不僅美化環境,豐富生活情趣,其實還有許多生態環保的好處。
樹木與植栽可吸附空氣中的懸浮物質淨化空氣、阻絕噪音、吸收雨水以減少大雨時的地面淨流量,同時過濾水源。它們是城市生物的棲息與覓食地,彼此之間可連繫成為生態綠網,串聯郊區丘陵與城市公園、校園綠地,提升生態系的豐富度,讓更多生物得以把城市當作棲身之所。行道樹提供的遮蔭與防風效果,甚至能減少人行道鋪面因過度曝曬而毀損的頻率。
除了上面洋洋灑灑的優點,城市綠樹其實還是節能減碳大功臣,而且成效卓著。這是因為,樹木與植栽可透過水分蒸發與遮蔭,大量降低建築物空調的能源使用。根據美國環保署的研究報告,有遮蔭的地方較直接曝曬處,溫差最高可達攝氏11-25度,綠地的蒸散作用則可以降低攝氏1-5度。如果能巧妙的在建築物周圍適合的地方種上適合的植栽,便能有效的減少空調使用。
舉例來說,在建築物外側,特別是東曬與西曬的牆面,利用樹木遮蔭,便可減少傳導入屋內的熱氣。這也是為何校園裡的長排教室外,總是種植一排茄苳樹或大王椰子。屋頂綠化更不用說,藉由土壤與植栽,能夠大量降低屋頂表層溫度,在夏季降溫成果至少可達10度以上。
台北萬華的太陽圖書館,建造時未移除現地的樹林,反而利用它們來遮蔭。 (謝雯凱 攝) |
再者,樹木也可用來防風。通常北方會是冬天寒風直逼的方位,有些建物的迎風牆面往往僅有少數開窗,就是為了阻擋寒風,讓室內保暖。在建築物北側一定距離密植耐風的大樹與灌叢,例如水黃皮,便可減緩季風或寒流的長期間衝擊,也能保護建築物。有時候大樓與大樓之間會產生高樓風,也常見利用樹木與植栽來改善,降低風速。
市區中若有大面積樹蔭與綠地,能與其他未遮蔭的區域形成溫差,因而促進空氣流動。如果建築物是在公園或綠色校園的週遭,特別又是在下風處,就能夠享受到相對涼爽的晚風。社區中庭擁有植栽與水池,會產生中庭風,如果能適時開啟窗戶迎進涼風,想必能有效降低夏季室內的悶熱。
然而,也不能讓建築物旁的植栽過密。建物原本設計用來通風的路徑上,門窗外的樹木植栽應該保有足夠的空間,以便讓空氣輕易穿越,在這個「路線」上就不要種植密集灌叢,而應該種植高度夠高但下層無分枝的樹種,既能夠遮蔭,也能帶來微風。就連陽台上的盆栽、藤蔓之間,也需要騰出一條讓氣流走的路,才能利用風把室內熱氣帶出屋外,並把樹木與植栽遮蔭的空氣引進室內。
作者簡介
謝雯凱,碩士班時研究國際政治與民眾參與,平時關心生態環境與文化資產,經常撰寫國內外環境議題專文。2007年起追蹤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並經營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現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延伸閱讀】
《屋頂革命 頂樓的十種綠色可能》謝雯凱 22-Aug-20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西雅圖議會 向想砍樹的民眾宣戰》廖桂賢 5-Aug-20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熱島效應系列1-鄰里公園趨涼避熱好方案 降溫可達六度C》邱姿蓉 18-Jul-20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綠建築走訪-大阪難波PARKS 屋頂花園與都市活動的結合》盧盈文、唐于婷 6-Feb-20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老实说,大城市里的确少了很多很多的树木 :(
回覆刪除處於熱帶新加坡,道路兩旁及中間安全島都植栽樹木,讓車在樹蔭下行駛不開冷氣運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