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綠建築走訪─紐約 城市高架鐵路換新裝

  圖/High Line綠帶公園第10大街入口處。(唐于婷攝)
  文/盧盈文、唐于婷(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生)

  樣是高架橋的議題,我們也探訪紐約幾年前有名的高架鐵路改造案例。雖然幾年前便有耳聞,但其實更精彩的是,2009年6月第一期完工對外開放之後,它還在陸續改造之中。今年7月開放第二期工程供民眾使用,往後也還有第三期改造階段,是可以期待的好案例。

  徒步走在紐約都市叢林裡,高樓大廈林立,我們抬起頭來,完全無法明確知道自己身處何地,只能在棋盤式的紐約街廓中迷走。當地的紐約客熱心指引「高架鐵路」(High Line)這條綠帶公園時,也表現出他們對於那條浮在半空中的綠帶公園的喜愛,看來我們還未到那條High Line的路上,就已經感受到那條成功的高架鐵路改造景觀案例喔!


保存行動 見證市民環境意識崛起
  由於紐約市中心嗅不著太多綠意,我們走在城市中汗如雨下,當接近High Line時,抬頭一看這個高架的公園綠帶,路線從最北邊曼哈頓西側延伸至34街南側Gansevoort街,全長共計1.45英哩。人潮磨肩擦踵,擠滿高架公園,熱門程度可見一斑。不僅是朝聖者,連當地紐約客紛紛湧上這座綠帶,來感受城市酷熱難耐中僅有的一絲絲涼爽,橋底下還賣起冰淇淋(橋上禁止飲食)。

  它在1930年代原是在地面的火車鐵道,因危險性高的關係而改置於高架橋上,離地面30英呎高的空中。後來因生意沒落,鐵道運輸需求不再,1980年便告停駛。過了幾十年後,政府原意拆除,便有鄰近的社區倡議要保護High Line的歷史並且再利用,作為公共開放空間。在居民極力推動下,政府決心改造眼前這巨大廢棄物,在不需另外花費大錢大興土木的前提下,既保留歷史建物,也將它轉換成人人皆可休閒使用的公園。

   計畫開始時,這個環保的創舉已經極為轟動,相當受到市民的關注。設計師針對每個階段的High Line訴說不同的故事,給這些慕名而來的遊客們一些新的idea和與都市街道對話的衝擊;人們透過他們的設計手法得到反思,這才是環境改造最根本的意義::「喚起人們對都市環境的意識」。

 
影片/2009年保存行動的團隊High Line之友討論設計理念。(影片由Good Mag製作,High Line之友上傳)

多元景觀 賦予城市新的故事性
  我們訪問了High Line管理人員,她主要工作是負責維護公園安全。這座公園並未提供特別的導覽,因為市政府已經將所有High Line資訊透明化的公開在網站上,但管理人員接收我們詢問時,興奮之形仍溢於眼表,不時告訴我們更多High Line的歷史故事和目前使用狀況。

  High Line這條鐵路對紐約來說擁有特別的歷史價值,因而市民團體在思考保存方式時,便賦予它乘載過去歷史及環境教育意涵。設計主軸便利用這條市區廢棄的舊鐵道帶狀空間,來增加城市生態環境的基盤,並賦予高架鐵路新的身分任務,轉身變成市民活動與自然存續的空中綠廊。設計師並利用High Line上不同路段與兩邊大樓之間的距離、面向河岸景色、天際線、與穿梭都市的車流等各種不同的風景,透過公共空間設計,形塑High Line綠帶與都市環境的對話。

  我們漫步在空中綠廊道上,暫時的杜絕了車水馬龍的粉擾,在這裡可以拿起一本書,靜靜的閱讀,座在躺椅上,享受午後的陽光,或者脫下鞋子,在14街與16街用腳丫踏那淺淺湧出的流水,感受沁涼的溫度,看著大人小孩年輕人,臉上盡是流露出愉悅的神情,體驗片刻的寧靜。我們穿梭游走著,保留下來的本土植物沿著原有的鐵軌自然生長,也不過度修剪,時而高時而低,並穿插種植不同的種類。可以感受設計規劃、植栽配置在遊客視覺上的用心,也為了配合生態多樣性和吸引生態進入綠帶棲息的觀點,讓鳥類和蝶類都可以進駐,觀察植栽配置便能感受其安排之巧妙,例如需要全日照、半日照或不需日照的植物都分別在各區對應周邊建築計劃而栽種。也有父母帶著孩子上來遊憩,順便看看這些花草、昆蟲、鐵軌,走在身邊的我們像是看她們在上自然與歷史課。

  鐵路上的混凝土移除,剩下鋼骨架構,清楚可見顯露出的像網格般的大樑結構,體驗過去工業發展的輝煌。每段設計都不僅讓我們充分感受到High Line保存的原始軌跡,也因為景觀的細緻規劃,而在視覺上飽覽多元的韻律變化。在這裡待了一個下午,觀察市民與觀光客的使用率來看,High Line極受到歡迎,而它與都市歷史、景觀這樣良好的互動關係,使得此處已然成為紐約最富詩意的公園,也兼具了寓教於樂的都市生態教育的功能。


High Line全區路段圖 (製作者為High Line之友) ,以下照片地點為由南至北,逐一介紹。綠色路段為已開放路段,紅色為尚在改建的第三期工程。

Gansevoort Plaza─High Line的起始點也是最終點由,此地抬頭就一目了然鐵道結構如何構成,可觀察其鋼構建材與結構。 (唐于婷攝)

公園起點橋體 (唐于婷攝)

Gansevoort Stair (唐于婷攝)

Gansevoort Woodland 路人的現場演奏。 (唐于婷攝)

Gansevoort Woodland 躲在一角納涼的民眾。 (唐于婷攝)

Gansevoort Woodland  (唐于婷攝)

Gansevoort Grassland 豐富的視覺景觀 (唐于婷攝)

第14街入口 (唐于婷攝)

Sundeck water feature/ Sundeck Preserve大熱天大人小孩都拖下鞋戲水納涼 (唐于婷攝)

Sundeck water feature/ Sundeck Preserve可隨軌道移動的躺椅 (唐于婷攝)

Sundeck water feature/ Sundeck Preserve (唐于婷攝)

Chelsea Market Passage/ Public Art Program (唐于婷攝)

Northern Spur過去行駛進工廠的路段  (唐于婷攝)

Northern Spur保存的感謝牌 (唐于婷攝)

Northern Spur與周邊大樓連結並創造多元使用的廣場空間 (唐于婷攝)

10th Ave. Spur面對車水馬龍的觀景台 (唐于婷攝)

10th Ave. Spur流線型的座椅可坐可躺 (唐于婷攝)

作者簡介

盧盈文(左)、唐于婷(右),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生,參與生態校園復育、綠領建築師培訓工作坊等計畫,2011年走訪日本、歐洲、美國綠建築,關注與自然環境共生之建設,更在乎台灣未來對於生態景觀的建設與發展。


【延伸閱讀】
紐約高架鐵路公園之友的網站
紐約High Line之友的YouTube頻道
2000-2001年間攝影師Joel Sternfeld在高架鐵道上紀錄下生意盎然的綠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