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從綠建築到綠教育 直擊德國的環保軌跡


 文/舒逸琪 (公視下課花路米製作人)
 圖/公視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提供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環境教育遊戲網站製作人 David de Rothschild 曾說:「只是口頭告訴孩子,他會忘記;讓他看見,他會記得;讓他參與,他才會真正了解。」

 因此,當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引起全球熱切討論時,「下課花路米」製作團隊也決定從兒童觀點出發,前往以「環保」聞名全球的德國取經,直擊德國在節能減碳上的努力、以及兒童與社區學校在環保上的行動。



政府建物帶頭節能 城市鄉村攜手抗暖
 位處溫帶氣候的德國,建築物所消耗的能源高達50%,三十年來德國政府帶頭以公共建築作示範,致力發展低耗能的永續建築。像位在德國首府柏林的國會大廈,它玻璃穹頂上掛有一個三角椎掛,可以將空氣中的熱能回收再利用 另外,國會大廈還運用了一種熱能儲存技術,把夏天的熱浪當作冬天的暖氣,把冬天的冷風轉變為夏天的冷氣。

 而柏林的中央車站,則是一棟可以展現出德國建築技術的新地標,這棟全然透明的站體建築造型摩登,在視覺上形成高穿透性,玻璃頂棚讓光線可以從四十公尺直射到地下月台,大大節省了照明所需的電能。車站的屋頂上,也擁有全柏林最大面積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太陽能光電膜每年可以生產16萬度的電量,供應車站所需電力的2%,讓車站在還沒完工前就成為一座小小的太陽能發電廠。

 而在漢諾威市的「柯貝生態城」,則是歐洲最大的生態示範城區,並在2000年世界博覽會上大放異彩。柯貝城區裡所有建築都是低耗能的建築,儘可能使用隔熱建材來阻絕熱量的散失,門窗也儘量做到氣密以減少熱量流失。目前德國既有的房子,每年每平方公尺的暖氣空調平均耗能是220千瓦小時,但柯貝城裡所有的建築物都低於50千瓦小時,這在全歐洲來講是獨一無二的。

 柯貝城另一特色,就是它的節水設計,整座城幾乎就是一個大型雨水收集站,雨水被收集、儲存,甚至再利用成為社區景觀用水。從規劃到施工,柯貝城始終將「生態化」視為最重要任務,這也讓它成為未來城市的最佳參考。

 除了城市,連鄉間也都朝向生態發展。位在德國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的歐豪村,是一個人口只有578人的小村落。30年前,歐豪村為了現代化,將馬路拓寬,庭院以水泥鋪成停車場;但連串建設完成後,村民卻發現綠樹消失了,青蛙、蝙蝠不見了,村子還常常淹水。這一切負面的改變讓他們重新思考,進行大規模的社區改造。努力改造後的歐豪村被票選為德國最生態化的金牌農村,也成了未來生態農村的典範。

 在綠色運具的發展上,德國也有許多自豪的地方。

能源發展多面向 替代能源非夢想
 德國目前已有兩座加氫站,在加氫站裡,製作團隊看到兩種不同原理的氫氣車。

 一種是由BMW所研發的氫氣、汽油兩用車,這種車所用的燃料是液態氫,液態氫湧入馬達和氧氣混合之後在馬達中燃燒,它和傳統內燃式的引擎運轉模式一樣,但因為氫分子不含碳,所以氫氣燃燒的過程只會產生水蒸氣。

 而由賓士汽車所研發氫氣車則是使用氣態氫,透過車上的燃料電池,氫氣經過電化學反應之後,會產生電,進而成為電動馬達的動力來源。這兩種氫氣車都不會產生任何的廢氣或污染,唯一會產生的排放物就是水。

 在柏林,我們也搭乘靠太陽光驅動的太陽能船遊司伯河。這遊艇既沒噪音,也沒汽油味,非但零二氧化碳排放,更沒有破壞河川生態的油污。另外在柏林街頭,也建置有一種超方便的腳踏車租借系統,遊客只要使用手機和信用卡,就可以在各大景點的路口,隨時租用這種公共腳踏車。不然,您也可以搭乘市政府特准的腳踏計程車遊街,這些都是環保又健康的交通工具。

 製作團隊也參訪了福斯汽車城,這是歐洲最大的汽車主題遊樂園,結合展售、交車、休閒跟教育功能。汽車城裡有個燃油實驗室,我們這裡種了一顆水芹種子,它可以用來提煉燃油,聽說是汽車工業現在發展的最新生物能源技術。而兩個禮拜之後,只要在台灣上網,還可以觀察它生長的情形囉!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人心的改變。

課本代代相傳 節能不分鄰我
 製作團隊訪問到台德混血的兩位小朋友惟仁和惟心,在他們的故事裡,製作團隊體驗到德國環保的真精神:小學生的課本要代代相傳回收利用,家家戶戶門前的垃圾桶都要鉅細靡遺的分類。

 惟仁惟心的媽媽,也是杜塞道夫台灣婦女協會的會長伊雯說,剛搬來德國時,偶爾忘了關燈,隔壁鄰居第二天就會來按門鈴,告訴她:「德國的電費很貴喔,現在能源缺乏,要記得關燈才行!」嚇的她牢牢的記住從此養成習慣。

 此外,都市人與荒野的接觸也很重要,而下田種菜,也已成為柏林人紓解工作壓力的良方!「市民農園」的概念,最早是由一位精神科醫師創造,他發現腳踏泥土,流汗躬耕,對精神病患有意想不到的療效,病人透過勞動,身體和精神都獲得很大的改善。今天的柏林近郊的市民農園,更為城市留住了原生植物和動物的棲地,達到生態保育的目的!

台灣走向低碳 德國經驗可參
 製作團隊這一路從德國西部大城杜塞道夫出發、經中部的漢諾威,一路拍到首都柏林,見証了到德國如何利用生態工法、綠建築手法、保水觀念的規劃、風力與太陽能的利用,以及環保建材的使用等等,向零二氧化碳與減少廢棄物的生活型態邁進。

 在過去近二十年來,台灣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成長了110%左右,每個人的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因此,也希望這些德國的環保體驗,能帶給住在台灣的我們一些啟示!

 (更多環保經驗,請連結《對抗暖化、寶貝台灣》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