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COP23系列十八】能源變革風潮下的媒體識讀

"媒體文本不外乎呈現三種內容:資料、邏輯論證、觀點,「媒體識讀」即是針對文本分析,找出這些撰寫者隱藏、或忽略的邏輯和觀點。"
示意圖,修改自SARAH ROGERS/THE DAILY BEAST
 顏東白(前台大學生會永續部部長)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會議剛在波昂落幕,除了眾所矚目的官方談判成果,今天讓筆者來介紹一個有趣的題材--「媒體識讀」。當COP23如火如荼地舉辦時,發跡自柏林的Clean Energy Wire(清潔能源通訊社),也在附近舉辦了兩天的國際能源媒體交流會議,筆者想從中了解當前能源相關報導的主要問題,及台灣此刻需要的媒體類型為何?

反思一:媒體的「身分」與「真實性」

 事實上,早在能源產業發生變化前,媒體產業就遭遇了許多變革。近年社群媒體的興起,迫使傳統媒體工作者重新調整心態和工作方式,從單向的訊息傳遞者;轉變成可和閱聽人雙向互動的收發者。

COP23召開期間,德國當地有許多對應活動,比如這場要求「廢除煤炭」的示威活動。

 傳統媒體和倡議者、或另類媒體的競合關係,也逐漸產生變化。最能說明這件事的便是前《衛報》(The Guardian)總編輯Mark Rice-Oxley分享的「Keep It in the Ground」,儘管《衛報》身為主流媒體,但在該專案中不僅放下身段和倡議者合作,甚至直接在網站鼓吹化石燃料撤資活動!如此深入其中的報導模式是否恰當?會中不少同業對於打破身分界線仍懷有疑慮,認為這會影響「可信度」(credibility)或違反中立原則,但也有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記者認為,在某些國家進行環境倡議或相關報導都會遇到風險,這種結盟關係反而能讓彼此互相照應。

 另一場工作坊請來了Deutsche Welle(德國之聲)環境組的總編輯Sonya Angelica Diehn,和Energy Transition主要撰稿人Craig Morris,一起討論能源轉型報導中新聞「真實性」被混淆的問題。西方探討的真實性焦點,往往針對數據資料是否正確?自從美國選出一位公然駁斥主流媒體報導為Fake News(假新聞)、自己卻常講出不符事實言論的總統(除了川普還有誰?)後,「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便成了熱門詞語,迫使媒體陷入泥巴戰,必須反覆確認、一再查證。
 
衛報前任總編輯Mark Rice-Oxley分享媒體與閱聽人關係近幾年的轉變(拍攝:顏東白)
反思二:分析比較、找出隱藏「偏誤」

 不過,檢視真實性的角度不只有數據,另一個嚴重問題在於「隱晦的偏誤」。對此,德國之聲的Sonya提出一份歐洲各國再生能源占初級能源消費比例的圖表,表示「單純看再生能源發電佔比並不全面」的論點,認為德國的再生能源目標明顯落後鄰國。不過,另一位講者Craig卻強調正確解讀資料的重要性,「像挪威、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擁有大量水力、但人口較少,相較之下,我認為德國的能源轉型目標已經很有野心。」似曾相似的論述,也常在台灣政府和電力公司的文宣品聽到,不是嗎?

 我們必須區分媒體出現的「事實錯誤」和「觀點偏異」。一般說來,媒體文本不外乎呈現三種內容:資料、邏輯論證、觀點,媒體識讀即是針對文本分析,找出這些撰寫者隱藏或忽略的邏輯和觀點。台灣的報導常看到連事實都錯的低階偏誤(德國都靠鄰國核電支撐能源轉型這種說法),特別是能源轉型這類議題,明明大家拿的是同一筆資料,講出來的結論卻天差地遠。

 高階偏誤又更難處理,因為雙方都覺得自己的認知才是對的、各持己見,形成更多討論上的阻礙。除此,問題意識、採訪對象、摘錄的語句、前後文排序等,也可能是報導產生偏誤的原因。

歐盟各國再生能源占最終能源消耗量比例(資料來源:eurostat
註:最終能源消耗量初級能源消耗量差別在於扣除能源部門自身消耗能源
反思三:能源媒體的幾個選項

 當天我特別留意幾家單位,比方筆者撰文常引用的Energy TransitionClean Energy WireClean Technica等知名能源媒體,來自開發中國家的China Dialogue(中外對話)、The Third Pole也受邀分享,得以稍微了解他們的運作模式。
  1. Energy Transition:除了圖表和資料庫,產出幾乎都由Craig Morris一人包辦,以幽默、獨特的觀點吸引一群固定讀者。缺點是除了Craig Morris專欄,幾乎沒有其他賣點,也缺乏長期規劃。
  2. Clean Energy Wire:以德國能源新聞為主,不定期跟隨時事(如大選和氣候會議),常發表高品質的資訊圖表和概念整理,可說是了解德國能源轉型議題的最佳入門管道。缺點是只聚焦在德國,期待未來做出更多跨界報導
  3. Clean Technica:主要負責人之一的Benjamin Schulz說明,他們的經營模式比較像行銷網站、而非能源媒體,坦言就是為了推廣電動車,他們擁有眾多寫手、頻繁的發文密度、最廣的題材範圍,缺點是對某些讀者來說可能過度商業化,且過於頻繁的發文也影響內容品質。
Clean Energy Wire在COP23期間舉辦媒體交流會議,期待創造國際連結與經驗分享。(拍攝:顏東白)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能源媒體?依筆者個人觀察,台灣已有不少類似Craig Morris的倡議者,擅以個人特色吸引固定讀者;問題是每篇報導難以彙整。而Clean Technica的商業化風格或可吸引更多人,卻得建立在綠能產業發達、且讀者對媒體商業化接受度更高時。相較之下,Clean Energy Wire的專題報導和高品質資料圖表,才是台灣當前最需要的。如何做出這樣的高品質媒體?就是我們該省思的重點。


※ 本系列與環境資訊協會遠見雜誌合作刊登,亦刊載於逆思新聞

【參考資料】
Programme: The Global Energy Transition: Is Journalism Ready?
Meet #KeepitintheGround supporters
德國能源轉型現況2016–2017


【延伸閱讀】
台達媒體沙龍第二場:從風電、綠能車、到建築,台灣尚有極大進步空間 陳麒翔 2017/10/26
台達媒體沙龍 引領高品質環境報導 詹詒絜 2017/7/10
質疑暖化 成媒體顯學 張楊乾 2013/9/2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