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發電+節能+循環經濟+公民參與,德國無懼廢核與除煤

"面對氣候變遷,我們沒時間等技術更成熟、或價格更低廉。假使政府的政策目標一直搖擺不定,反而會傷害人民與企業的投資信心。"
圖:圓桌論壇與談專家交流(來源: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去年底,臺、德雙方簽署了《臺德能源轉型領域合作共同意向宣言》,今年世界地球日前夕,環保署主辦了第一屆「臺德環境對話論壇」,邀請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Bärbel Höhn)議員、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施碧娜(Sabrina Schmidt-Koschella)及五位德國專業人士,就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循環經濟、公眾參與等三議題進行交流。

 活動起始,霍恩便開門見山地說:「氣候保護不是負擔,而是經濟機會!」德國透過發展再生能源及改善能源效率,從中創造出超過50萬個工作機會,比核電、煤電提供的職缺還多。她不認為廢核與解決氣候變遷是相衝突的,相反的,政府應有更大膽的監督排放機制與氣候策略,誘導各部門降低排放量。

柏林2050碳中和目標,建築負起近半責任

 首先進行的能源議題場次,新加坡柏克萊研究教育聯盟執行長Eicke R. Weber強調,再生能源、儲能、電動車正處於爆炸性的創新變革階段,將在短時間內改寫人類使用能源的方式。為因應能源革命並兼顧電力穩定供應,直到2050年前,德國將付出5兆歐元的能源轉型成本。

 但他話鋒一轉地說,「其實這對德國來說是符合經濟法則的,因為如果什麼都不做,反而要付出40兆歐元的代價!」目前,德國的電價漲勢漸趨穩定,由於多元的電力來源和供需預測管理技術,使其電網穩定性甚至超越法國,再生能源也為許多城鎮帶來經濟活水。
圖:即便再生能源發電比重不斷升高,但德國電網穩定度依舊不受影響,2015年全年斷電時間還不到15分鐘。(來源:Eicke R. Weber 簡報
 接著由柏林能源機構(Berlin Energy Agency)執行長Michael Geißler分享該地做法,身為德國首都的柏林,以2050年達到「碳中和」為目標,預計屆時全城排碳量要降至440萬噸水準,足足比1990年(2930萬噸)少了85%。

 要挑戰上述目標,建築部門得負起47%的減碳額度。對此,柏林目標每年翻修2%舊建築,並致力開發再生能源,至今全市共搭建了超過7000個小型發電廠,遍及一般住宅、醫院、甚至消防隊的地下室,從屋頂上的太陽能板,到社區內的微汽電共生(micro-CHP)系統都有,提供城市的用電、暖氣。市政府更與許多民間單位簽約,吸引更多投資在能源效率措施上。

 德國聯邦國會議員明度普(Klaus Mindrup)補充,2012年德國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達72.9GW,其中35%屬於私人擁有農民占有11%、企業占了14%,四大傳統電業公司只擁有其中的5%,「能源掌握在大眾手上!」在德國,人民可透過合作社、出租屋頂等方式加入綠能產業,政府則以躉購、綠電優先併網、嚴格的再生能源規範、聯邦與銀行支持貸款等,建立安全且穩定的綠能投資環境,吸引更多人加入能源轉型的行列。

不只是資源回收,循環經濟也創造減碳效益

 為了替未來子孫保存更多珍貴資源,德國也積極減少材料與能源的消耗量,藉此降低廢棄物與排碳量。社區服務企業協會(Verband Kommunaler Unternehmen e.V.)副處長Fabian Schmitz-Grethlein解釋:「循環經濟不只是做資源回收,更要觀察能源與資源的流動,有沒有回到產業循環中。」目前德國聯邦政府提出兩階段的計畫,打算到了2020年時,資源使用效率要比1994年提升一倍!

 霍恩議員1995~2005年擔任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的環境與農業部長時,成立了一個研究與規範資源效率的機構,針對不同產業訂出不同推動計畫,如鋼鐵業須每年減少使用125噸鋼材。同時推動「生態獲利Eco-Profit計畫,邦政府與企業合作,讓經濟獲利的同時,也符合生態保護。吸引超過1900家中小企業參與,每年省下350萬噸水、70萬度電、47萬噸廢棄物、及27萬噸的二氧化碳,最重要的是,企業也從中節約7800萬歐元的成本。
圖:德國自1990年推廣家庭廢棄物「零掩埋」,2005年後幾乎不必再掩埋家庭廢棄物,廢棄物回收+發電比例近100%,高居歐盟第一。(來源:Fabian Schmitz-Grethlein 簡報
 綜合討論時間,許多人都很關切台灣此刻遭遇的能源轉型困境,以及如何提升公民參與風氣。Fabian Schmitz-Grethlein分享,德國由市民監督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持有公共事業大股份,可要求其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建構妥善的綠能市場或交通環境;除了監督,市民也可直接跟公共事業合作,如投資電網與能源設備、購買公營事業股份,三者(市民、政府、公共事業)之間形成正向循環。

 近來,德國政府計畫2020年成立500個區域型能源網絡,鼓勵更多地方組織加入。獨立研究機構專家Ann-Li Rodenwaldt提醒,「公眾參與沒有所謂的最佳方法,最重要必須把握三原則:公平透明、從一開始就參與、易懂且可輕易取得的資訊!」有了這些基礎,才能讓民眾與政府及產業界進行更高層次的辯論。

 比起德國從1990年便投入能源轉型,台灣現在投入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誠如霍恩議員所說:「面對氣候變遷,我們沒時間等技術更成熟、或價格更低廉。」假使政府的政策目標一直搖擺不定,反而會傷害人民與企業的投資信心,「等待是沒有好理由的!」她語重心長地說。

【參考資料】
1.  環保署新聞稿
2.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網頁
3.  外交部新聞稿
4.  會議簡報

【延伸閱讀】
從保證收購走向競標制,德國能源轉型邁向下一階段   2017/4/16
讓德國人為你終結在台灣被誤導的能源流言   2014/7/21
綠電發展有成 德國如何做到?   謝雯凱   2011/9/29

1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再生能源占比20%:非常可能的任務

8百萬座屋頂平均安裝4千瓦的太陽光電系統可以完全取代核一、核二及核三的年發電總量。
太陽能電池平板的壽命是25 ~ 40年, 效能退化率約每年0.5%。
太陽光電系統裝置費用年年下降。
https://issuu.com/daniel3287/docs/solar_replace_nuclear

匿名 提到...

裝設屋頂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大約9年左右即可回收成本:106 年度設置5 瓩的屋頂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裝置費用平均大約35.5萬新台幣。

Q : 裝設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大約多久可以回收成本?

A:為推廣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政府保證收購再生能源電能長達 20 年,也就是台電公司在簽約後的 20 年內都會依照簽約當時所適用的費率收購電能,設置者不用擔心政府的躉購費率逐年下降、收益會跟著減少。
 
至於多久可以回收成本呢?以年平均發電量 1,250 度/瓩的嘉義地區為例,若設置 5 瓩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一年約可產電 6,250 度,每 1 瓩的平均設置費用為 71,000 元,5 瓩的設置費用即約為 355,000 元。依據 106 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採用高效能模組之屋頂型)6.4695 元/度來計算,約 9 年左右即可回收。如果投入的設置成本更低,回收年限將更短。

http://mrpv.org.tw/qa/?class_slug=e5ea13df

匿名 提到...

太陽光電壽命約25 ~ 40年, 每年效能退化率約0.5% :

Nearly 2000 degradation rates, measured on individual modules or entire systems, have been assembled from the literature, showing a median value of 0.5%/year. 單模塊或整個系統的測量, 從文獻中集合近2000個效能退化率所顯示的中間值是每年0.5%。
http://www.nrel.gov/docs/fy12osti/51664.pdf
http://www.nrel.gov/analysis/tech_footprint.html

20140109 SunPower module 40-year useful life (40年壽命):
http://tinyurl.com/n88n89w

20160624 SolarCity module 35-year useful life (35年壽命):
http://tinyurl.com/lfbcerb

匿名 提到...

太陽光電系統裝置費用年年下降 :
http://imgur.com/yI73ClN
http://imgur.com/6t4lDpY

2016 U.S.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Cost Benchmark: Q1 2016 (P.8)
http://www.nrel.gov/docs/fy16osti/67142.pdf

20160601 Solar PV Prices Will Fall Below $1.00 per Watt by 2020
http://tinyurl.com/mpaobsn

匿名 提到...

德國於2000年通過《再生能源法》,那時候的住宅形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裝置費用比現在貴3.6倍:

2000年的住宅形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裝置費用約每瓦 $10.5 美元 (P.7)
http://www.nrel.gov/docs/fy13osti/56776.pdf

2016 年的住宅形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裝置費用約每瓦 $2.93 美元 (P.8)
http://www.nrel.gov/docs/fy16osti/67142.pdf

太陽光電業界預估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系統裝置費用年年下降:
20160601 Solar PV Prices Will Fall Below $1.00 per Watt by 2020
http://tinyurl.com/mpaobsn

匿名 提到...

與德國相比,我們的日照條件是德國的 1.32 倍。

數字不會說謊:

2016年德國全國平均太陽光電每千瓦系統年發電量約 932度
37500/(40.85-0.6) = 932 (第3頁第1段)
http://tinyurl.com/k7cvfm4

2015年台灣全國平均太陽光電每千瓦系統年發電量約1,234度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49.aspx?LinkID=9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近二年德國減碳成效很爛
http://www.climatechangenews.com/2016/03/14/german-co2-emissions-rise-10-million-tonnes-in-2015/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黃其君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Kirk W. Chang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Kirk W. Chang 提到...

Grid Stability Strategy (Page 21) 電網穩定策略:
http://tinyurl.com/kbbc8v2

Grid Stability improves when RE < 20% (Page 22):
當再生能源占比小於20%時,電網穩定性提高 (第22頁):
http://tinyurl.com/mp2blpl

fredjedi 提到...

1.德國碳排強度每度電400克.除碳是假的
2.為了綠電衍生的高額電價.30萬戶繳不出起電費.這也算節能
3.綠電補強與補貼.強迫全民買單.公民參與勒索
4.歐陸電網支援德國電力品質.循環經濟靠別人

Kirk W. Chang 提到...

.. Rising emissions in Germany are not attributable to the country's decision to phase-out nuclear power. Instead, this rise is caused by the increasing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lignite and hard coal, instead of natural gas, as well as a lack of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in the heating, transportation, and industrial sectors. 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不能歸因於該國決定逐步淘汰核電。相反,這一上升是由於褐煤和硬煤取代了天然氣的電力不斷增加,以及供熱,運輸和工業部門二氧化碳減排的缺乏所致。

This increasing reliance on coal has been driven by price declines in the European market for CO2 certificates as well as high natural gas and falling coal prices.
這種對煤炭的依賴度越來越多,這是由於歐洲市場的二氧化碳證書價格下滑以及天然氣高價格和煤炭價格下跌所致。
http://tinyurl.com/lyrh9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