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以休耕善待土地 「無米樂」新釋義


 圖/台中外埔的油菜花田。(照片由波爾特曼上傳Flickr共享)
 文/劉彥蘭(2009年台達獎學金得主、台大地理所博士班)

 物的生產主要決定於土壤的肥力。土壤的肥力包括有機質、有效性 - 磷、 pH 值、 Ca 、 Mg 、 K 、 Fe 、 Mn 、 Cu 、 Zn等,一般來自化肥、動物糞便的有機肥與休耕種植綠肥作物等。其中的化肥若施用過量,尤其是氮肥,經常會造成水稻生育後期因下雨而倒伏,土壤酸化以及電解值(EC)過高,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及稻米品質,此外肥料施用過量更容易造成病蟲危害嚴重,增加化學農藥之使用及生產成本支出,導致所生產之稻米亦有農藥殘留之虞。

 綠肥為農地休耕期間種植的肥培作物,可以淨化空氣,美化景觀,在農業生產上種植豆科綠肥,具有與根瘤菌共生的固氮能力增加土壤氮素,可取代一部分化學肥料氮素使用量。此外,綠肥與不同科的經濟作物輪作,具有調和土壤生化性功能,分解出更多元的微量元素,減少連作上的障害,即耗損同一種土壤有機質。


 綠肥翻埋後經過一段時間,維生物分解成為可溶性肥分,可直接供作物攝取,部分較不易分解的木質纖維轉變成棕黑色腐植質,成為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具有改善土壤質地的物理性、化學性與生物性的功能,是維繫地力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因此當休耕田或冬季裡作種植綠肥時,下期作種植之水稻,肥料則應減半施用,以達到合理化施肥之目的。

生態經濟資訊不完整
 然而從過去至今,在生態經濟觀念不普遍的情況下,造成農地資訊不完整,導致農民不知曉休耕帶來的優勢。再加上近幾年國內相關學者與政治人物,將造成糧食短缺、糧食自給率下滑等農地危機的矛頭均指向休耕,讓休耕被扣上這般惡名。

 一向處於弱勢的台灣農民,在反休耕的聲浪下,農民漸失去信心,同時也使得這群單純的農民,誤認休耕是消極的扼殺他們耕種力的劣策,因此自我解嘲在休耕期苦中作樂,而衍生出無米樂的故事與背後的矛盾心情~「隨它去吧(let it be)」,農民在這樣的心態下使休耕地易淪落為缺乏管理的廢耕地。

休耕地、化肥與產量
 為評估休耕田種植綠肥以及化肥使用量兩者對稻作產量影響,農委會已自 97 年 12月於彰化縣花壇鄉兩塊田區取樣。田區A於第二期休耕種植綠肥蓄水後,次年第一期作種植水稻期間未使用化學肥料;田區B 則在此兩期作皆種植水稻,且均使用化學肥料。兩者產量之比較可以看出休耕種植綠肥後的產量比當期施化肥高出許多,不但可以省下施灑化學肥料的費用,還可增加次一期作產量(表一)。



 農委會以振興台灣農業為目標,為鼓勵增加稻作產量,又考量農民生產壓力下,農委會提高農業肥料補助。以尿素為例,尿素為最普遍的化肥之一,2008年國內每公頃尿素成本遠低於韓國與日本外,甚至亦比中國低,顯示國內肥料補貼額度過高(圖一),結果造成農民不合理的施用化肥,1990年起全台單位稻作產量逐年下滑,肥料用量與產量開始脫勾,即呈現出單位肥料用量上升,單位生產量卻下跌的局面,該現象反應出長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酸化,影響產量(圖二)。在永續資源議題上,有些化肥的原料與礦石有關係.例如含鉀和磷的礦石,有可能用來生產鉀肥和磷肥.因此施用化肥等於是耗損礦物,對資源消耗面向而言,是增加糧食的生態足跡 (ecological footprint)。





 再從人類的食物鏈和土壤的關係觀之,人類所吃的稻米與旱作蔬果,其實就是藉由作物吸取土地的養分,從土壤的微量元素轉換而來的能量。更明白地說,人類所食的植物是間接吸取土壤養分。您說,我們是不是土壤肥力所養的呢!

 所以,無論農民與消費者,都因靠土地而獲利與生存,因此除了要存有對土地的感謝外,更別忽略甚至剝奪它定期休養生息的好契機─休耕期種植綠肥。又怎能說,休耕是糧食不足的禍首。農委會提出2020年將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至40%的目標,在活化利用休耕地所因應策略下,是否更該思考休耕種植綠肥對產量的貢獻。

 關懷台農的我投入這議題已多年,漸漸已有些可顛覆前人對休耕看法的結論,也順道給無米樂下個新義:

 在充足資訊下,農民不但瞭解休耕所帶來的生態效益,會讓下一期產量增加,農民能以喜樂的心情接受休耕階段的無米期。同時需強調,休耕不是糧食與農地環境品質惡化的因!而是過去未有人將休耕的生態服務價值量化出來。

 GAIA!地球是活的,給她自然養分吧 ~ 休耕地種植綠肥!

關於作者
劉彥蘭,曾在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投入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議題多年。2000年與柳中明教授合著《尼諾與妮娜》。2009年台達獎學金得主,赴荷蘭 Wageningen UR 進行一年土地利用研究。2011參與歐盟SCALES PROJECT(2011~2014),即將取得台大地理所博士學位。

【參考文獻】
林國華、鄭友誠 〈2011〉。休耕水田蓄水推廣現況與未來展望
劉彥蘭〈2011〉。 能源生態效益與農地生態服務系統價值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所博士論文,台北。

【延伸閱讀】
破碎的農地 加劇氣候風險》朱淑娟 24-Jun-09 低碳生活部落格休耕地上種什麼?》李慧宜 17-Mar-08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3 則留言:

稀疏陳 提到...

請教劉小姐:
就我所知,政府對於休耕的補助前提是,田地裡頭什麼作物都沒有,完全光禿禿的,政府才會補助。
實際上這種做法對於地力的恢復沒有並點好處,不是嗎?
假設因為水情吃緊,我的田地此時無水可耕作,於是我想讓土地休息,又希望在這個同時給田地一些綠肥,我等於拿不到補助,又無法耕作,也不能為田地補充養分。
政府這種做法在我看來挺不合理的,不曉得你有什麼看法?

LowestC 提到...

「假設因為水情吃緊,我的田地此時無水可耕作,於是我想讓土地休息,又希望在這個同時給田地一些綠肥,我等於拿不到補助,又無法耕作,也不能為田地補充養分。」

如果某期稻作選擇休耕改採綠肥,那應該是有補助的。如果是正確施作了綠肥,也應該能給予田地養分。為何會說又拿不到補助,又不能補充養分呢?

DEF 提到...

代作者回應如下:


您好!我最近會寫一篇有關Cornell University Norman T. Uphoff教授來台演說與推動的一個水稻管理新方法!顛覆傳統水稻栽培法,希冀提供國內農民與相關部會一個永續農地的新思維。

劉彥蘭